奸臣世家

第166 又見童謠

第166 又見童謠

選定重點區域,試點實施新法,這是後世改革中慣用的手法。

“蔡相爺,禦武副尉的伯父如今還是開封府尹。您完全可以命令他在整個汴梁城周邊實施這個計劃。而且,汴梁城周邊各縣,匹馬一日便可往返,如果有那個縣令敢陰奉陽違或者胡作非為的話,您可以立即將之罷免。這樣的話,就完全可以‘青苗法’實施中那樣的錯誤了。”

當狄安把蔡道給出的解決辦法說出口,這一刻,就連蔡確也不得不感歎,蔡卞的這個孩子實在是太聰明了。如果他早出生那麽幾年的話,王安石具體實施的那些變法,說不定就會取得成功。

當然,蔡確也就是這麽感慨一下,就是蔡確早生那麽幾年又能如何,以王安石的性格,拗相公怎麽會去聽取一個娃娃的建議呢。

蔡道還提出了一個可行性計劃,蔡確可以先和在朝中的變法大臣商量一下,如果有大臣願意支持這個計劃的,可以派出得力的幹將,在更多的豐收區域實施計劃。當然,肯定會有人不讚成,甚至提出異議,蔡確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敲打一下那些持反對意見或者想左右逢源的大臣。

蔡確可以警告他們,不讚成,可以!但是,如果誰在大殿上拖了他的後腿的話,後果自負。

蔡道的這個建議,雖然有些霸道,但是,事情緊急,不得不如此。而蔡確就非常欣賞這個建議,這麽做的話,他就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變法派大臣中的地位,順便大力扶持自己的手下。

蔡確又和狄安認真的商議了一番之後,狄安便告辭離開。他並沒有回家,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之所以不回家,是因為他如今還有任務在身,如果蔡道一日不會京城,他就一日不能歸家。

狄安卻不知道,自他入京以來,就立刻被人給盯上了。

……

在汴梁城內城一座有些破舊的小宅子中,一個佝僂著要的中年人,正向書房中的一個中年官員稟報著。

“老爺,狄安剛剛從蔡確府中出來了,可是,他並沒有回家,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打聽到狄安這時候進京,具體是為了什麽事情嗎?還有,那個妖童也進京了嗎?”那個中年官員麵容有些蒼老,麵相嚴肅,看上去正氣凜然,可他的下屬,還是能夠從他的雙眼之中看出一絲陰鷙。

“還請老爺恕罪。狄安一進京就進了蔡確的府邸,根本就沒有和任何人接觸過。而且,蔡確那廝對家中一向防備甚嚴。小的暗中送入蔡府的人,不是突然失蹤了,就是突然斷了聯係。所以,屬下實在是打探不出狄安此次進京的真正目的。還有,此次隻是狄安一個人進京的。”這個下人戰戰兢兢地說完了,他小心翼翼地看著主人臉上的表情。

中年官員歎了一口氣,點了點頭,溫言撫慰道:“唉!鄭一啊!老爺我也知道你這陣子辛苦了,畢竟進京時日尚短,能打探到狄安突然入京,還進了蔡確的府邸這件事情,說明你已經做得很好了。老爺我怎麽會怪罪於你呢?”

“謝老爺寬宏!小的這就親自去客棧盯著狄安,一旦找到機會,一定要搜一搜他身上的包裹。”

“具體應該怎麽做,我就不管了。總之,你盡力就好,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安全。……”中年官員又仔細叮囑了一番,這才把下人打發了出去。

這個中年官員就是被宋神宗重新招入京城的鄭俠。

鄭俠此次被詔回京城,並不是那些保守派的老大人們的功勞,幾經打聽之後,他隻是聽說這次是宋神宗乾綱獨斷,這才有了回京的機會。可是,市麵上老是有傳聞,說這是那個妖童蔡道給宋神宗提得建議。

對於這種傳聞,先開始的時候,鄭俠是嗤之以鼻的。可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烏台詩案中的三個要犯——王先,王鞏和蘇。

先是前駙馬王先被宋神宗甩到了大理國,聽說先開始過得挺滋潤,後來有傳聞說,他突然不知道為什麽得罪了大理國中的一個蠻族,被這個蠻族抓走了。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可是,在宋國沒有一個人敢於在宋神宗麵前提起這件事情的。既然大宋國都沒有人關心這位前駙馬的安慰,大理國就更不會有人去關心這個浪蕩子了。

接著,就是王鞏。仙遊縣離鄭俠老家福|清縣不遠,以往也算是煙瘴之地,比嶺南好不到哪裏去。可是,經過上一次的探查,鄭俠不得不承認,就是因為那個妖童,使得那塊窮鄉僻壤變成一個完全比得上京畿屬縣的上縣。王鞏到了那裏,也算是脫離了苦海。

最後就是烏台詩案的主犯蘇軾,他居然被調到了涇原路,去擔任涇原路經略、安撫使。

而鄭俠自己呢?在嶺南逛了一年回來,不但沒有升官,反而一回來就被閑置起來。宋神宗直到現在都沒有給他安排具體的職務,隻是給了他一個正六品通直郎的寄祿官。到現在,連一個閑職都沒有給他。最初,他以為宋神宗最次也得給他一個禦史的職位。

而五路伐夏那個眾說紛紜的大事中,高遵裕被貶的比任何人都遠,直接到瓊州那裏去釣魚去了。

其他各路大將的官位雖然都有下降。可是,宋神宗將高遵裕都貶的那麽遠,其他人也就沒有任何的怨氣了。不管怎麽說,也不管是因為誰的原因,敗了就是敗了。

劉昌祚和種諤之前也回了一次京城,就因為高遵裕被貶,完全沒有了之前的怨氣,對宋神宗可謂是感激涕零啊!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妖童蔡道之前對宋神宗的那次冒死進諫。

所以說,鄭俠雖然心裏麵不願意承認,他最終還是接受了自己的回京是因為妖童蔡道這個事實。可是,

為什麽呢?

那個妖童為什麽要讓他回京呢?

也許,自他進京之後,那兩句在京城裏才廣為流傳的童謠,正是妖童蔡道想要讓自己留在京城的根本原因吧!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子產玄孫,除災濟難。

汴梁城中,隻要不是瞎子,都能從這兩句童謠當中品出不同的味道,這是在映射他鄭俠啊!

在世人看來,第一句話中的指控最嚴重。

韓非子曾雲: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一句話把兩個意思都給包了。

可在鄭俠看來,第二句童謠才是這首童謠真正致命的地方。

畫流民圖,提頭跪雨的典故,誰都知道這是他鄭俠的傑作。可是,他自己清楚那個提頭跪雨到底是怎麽回事。如果在換成別的災害,他又該怎麽辦呢?

再加上,子產這個人,姬姓,名僑,字子產,是春秋時期的鄭國貴族,擔任鄭國國相二十多年。

鄭俠自己和他的家族可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子產的後人啊!

負天下之譽,卻沒有被任命為相。

宋神宗聽到這兩句童謠之後,肯定會懷疑,這件事是鄭俠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呢?

這也就難怪,宋神宗把鄭俠急急詔回京城以後,卻一直把他閑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