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171 黨爭5

第171 黨爭5

而變法派的大臣們,蔡確手下的官員早已得到消息,所以,他們的意見比較統一。章敦和蔡京手下的官員之間的意見就多少有些分歧。在這裏,他們又不好直白問這二人的意見,所以,隻好等著他們二人發表意見之後,在考慮是不是參與其中。

一個時辰之後,大殿上的文官們都看完了奏折和信,如今東西又傳遞到了狄詠的手中。這也是宋神宗給予他的一個優待,畢竟無端端被突然軟禁了起來,任何人都會在心中紮一根刺。

“既然都看完了,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不過,宋神宗當然不會聽取武官們的意見,他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萬萬不可啊!”這一回鄭俠並沒有傻得去當這個急先鋒,國子監博士李宜之急忙跳出來進言道。

這個李宜之就是烏台詩案中,三個最初彈劾蘇軾的官員之一,另外兩個是何正臣和李定。

因為和蔡道的衝突,讓宋神宗看出了何正臣這個人的本性和他名字完全沒有聯係,但是顧忌到他和宋仁宗的關係。後來,蔡道離京的時候,宋神宗也曾經暗示過何正臣,讓他識趣地自己上書致仕。可是,何正臣貪戀權勢,不肯就範,所以,宋神宗將之左遷到了南方。

而李定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這位又是一個王安石看錯了的、人品低劣的小人,被貶到了嶺南。

宋神宗看了一眼這個保守派的急先鋒,一下子沒有認出來,還是石得一機靈,暗中提醒道:“官家,這是國子博士李宜之,也是烏台詩案中率先彈劾蘇軾的三人之一。”

“哦!”國子監博士,有不少人擔任這個職位,宋神宗一下子沒有認出來,實屬正常,可是,居然把這個帶歪樓的家夥漏過去了,實屬不應該啊!

“聽清楚了,朕問的是你們的意見!反對的人,要說出為什麽要反對,以及你對於解決‘穀賤傷農’問題的辦法;讚成的人,也要提出自己對這個計劃的建議。”宋神宗這話說得就有一些不講理了,可誰讓他是皇帝呢?

其實,宋神宗手中還有一頁蔡道所寫的信並未傳遞下去,這頁紙中所寫的東西太過於驚人,他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才沒有將全部的信給傳下去。

在信中,

首先,提到了歐陽修的朋黨論,這是這位大文豪當初寫給宋仁宗的,‘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偽朋’。可就是這篇文章給當時的變法派首領範仲淹帶來了覆滅性的影響。

在皇帝看來,誰是君子之黨,誰是小人之黨,你們自己說了不算,這得由皇帝自己來界定。而且公然在皇帝麵前結黨,那不是找死嗎?

範仲淹晚年一直顛沛流離,沒有在任何一個地方任職很久的,有後世的人說是保守派害怕他做出成績,在被調任會京,可在蔡道看來,這完全是宋仁宗對於範仲淹這個所謂的‘君子黨’首領的一種懲罰。看看還有哪個大臣以後敢於公然結黨。

接著,就提到了大名鼎鼎的洛陽耆英會,十三位大臣,年齡最小的就是司馬光,而富弼和文彥博是其中的翹楚人物。蔡道並沒有說這個洛陽耆英會就是結黨,可是,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就是這些人勾連在一起,大力發對變法。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出身北方,和那些文臣世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最後,蔡道在心中特意指出,自己所指定的計劃,一定會遭到保守派,也就是洛陽耆英會中唯一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的司馬光,以及大多數出身北方文官的阻撓,因為這些人的家族或者姻親本身就是大地主、大糧商。這個計劃如果實施起來的話,雖然會緩解糧食豐收給百姓帶來的苦楚,但是卻無異於是虎口奪食。

這個虎,自然指的就是這些反對計劃實施的保守派大臣們。

這張紙上的內容,才是蔡確真正下定決心向宋神宗遞上奏折的,準備大力實施這一計劃的根本原因。保守派一直都再說王安石領導變法的時候,公然結黨營私,可是,他們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比變法派的人更加團結,甚至勾連內宮、武臣世家、皇族一起反對變法。

蔡道突然把這不是秘密的秘密赤果果的呈給了宋神宗。

宋神宗仔細思量,越想越是心驚肉跳,所以,他這才讓那些站出來反對的人突出自己反對的理由。他就是向看一看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到底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站出來反對,還是為了受苦的百姓才反對的。

宋神宗的三個問題一提出來,立刻把大殿中的大臣們都給震住了。

保守派大臣們當然全部都反對蔡道的這個計劃,可是,其中的原因實在是無法說出口,難道真得對皇帝說,真要實施這計劃的話,他們這些人家裏的糧食又該賣給誰啊?大殿中大部分保守派大臣都在苦苦思索著對策,可他們都隻顧著自己家的利益,又如何能想出好的對策呢。

鄭俠算是其中的聰明人,見沒有人站出來打破僵局,便出班進諫道:“陛下,常平倉自漢代建立以來,屢屢拯萬民於水火之中,是為萬世不易之法,我朝太祖太宗也皆是用其來救濟天下。怎可舍此良法而聽一小兒之言呢?各地的常平倉的確弊端頗多,陛下可加派禦史迅速下到地方,監督各地常平倉的收購情況。”

幹得漂亮!

這是那些想不出辦法保守派大臣由衷的新聲,隻要把這件事扯到了變法之中,事情解決起來就簡單了。

全國各地,無論是官府的,還是民間的,常平倉高買低賣,的確可以暫時穩住糧食價格,暫時緩解穀賤傷農。可是,現在的常平倉究竟再收誰的糧食。不用問,地方上的常平倉早就在官員和地方豪紳的勾結下,被他們所把持,隻會花大價錢收購地方豪紳家的糧食,而那些小**,隻能被動的等著這些地方豪紳來用越來越低的價格收購他們手中那點糧食。

經過蔡道的解釋,此刻的宋神宗對於這一點心知肚明,可是,鄭俠說得也不能說錯,如果,真得有像仁宗朝裏包拯那樣的人在,宋神宗也可以放心將這件事情交給其辦理,可是,一眼望去,大殿之中,根本就找不到一個能及得上包拯人品萬一的大臣。

這還是蔡道在信中的原話,即便是富有盛譽的司馬光也是如此。

鄭俠這麽一開口,其他的保守派大臣也紛紛站出來附和,他這個主意的確是不錯的。既可以堵住了宋神宗的嘴,也可以暗中繼續原先常平倉的操作方式。前提就是派下去的人必須的是屬於保守派一方的人。

在趙宋,中央設有禦史台,其下有三院,

一是台院,主要屬官是侍禦史;

二是殿院,主要屬官是殿中侍禦史;

三是察院,主要屬官是監察禦史;

不論是哪個院的禦史,禦史官總人數並沒有定製,可以多也可以少,這都要隨皇帝個人的意旨而定,除了禦史中丞比較固定以外,其他禦史的官職可以隨時增減。

所以,借此機會,保守派還可以往禦史台察院之中安排自己大量的人手。當然,這次是主要鄭俠替大家解了圍,而且前一陣子因為蔡道的原因,讓福|清係一下子丟了兩個重要的官職,他們就憑這一次的機會,小小的補償一下福|清係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