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275 收徒弟

第275 收徒弟

當時,那位道長也在旁邊,他說了一句話:‘曾師啊!您隻需要給他小蘇先生的薦書就行了,反正蘇大先生在汴梁城又待不了多長時間,省得耽誤了這個孩子’!

“哈……哈……哈!”張書生話音剛落,那邊的秦觀卻突然大笑起來。

“賢兄,你這是怎麽了?”李廌不解地問道。

秦觀笑著回答道:“沒想到,最懂蘇師的竟然是個孩子。”

“賢兄,這是為何?老師他老人家如今在汴梁城呆的好好地,為什麽那位小道長會這麽說呢?”

“這件事由我說出來,就沒有韻味了。”秦觀搖了搖頭回應道,說完,他站起身,衝著張書生拱了拱手,說道:“張兄弟,小道長這番話,曾公肯定會問原因的吧。你不妨原汁原味地給大家學一學,你可不要像剛才那樣改了他的話,別忘了,小道長如何稱呼蘇師,可是天下皆知啊!”

“不錯,秦兄這句話說得好,老張你就不要隨意篡改原話了,讓我們大家也聽一聽小道長的妙語。”劉公子也跟著一起湊熱鬧。

“那好吧!那日,曾公的確是問了,小道長回答說:‘曾師啊!蘇大胡子那人是個直腸子,如今司馬相公當政胡來,他肯定會看不過眼,一看不過眼,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之前,就因為政見不同得罪的拗相公。這一回,肯定還是會因為政見不同,得罪這位胡來的相公。您想想看,他能在汴梁城裏呆長啦?’”

眾人皆是大笑不已,雖然有些不敬,但那確實是蘇軾的個性,隻要他認為不對的地方,就一定會當麵指出來。這也是他三番四次被貶出京的根本原因。

“唉!早知道如此,蘇師還不如呆在西北不回來呢?”李廌不無感歎道。

秦觀算是看清了司馬光的為人,說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賢弟,你的假設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司馬相公當政,為了徹底將那些人趕出朝堂,勢必要召回恩師兄弟兩個回京,為其站腳助威。何況,恩師呆在西北還有立功的機會,他又怎麽能夠坐看恩師立功呢?”

“不錯,興許這位相公為了那個所謂的和平,就是要把一些在西北立過功的大臣,全都調離那裏,換上一批沒有什麽軍事經驗的主官,肯定都不敢輕舉妄動。說起來,這也是好事,國喪期間,還是不要主動挑起邊釁為上。”劉公子居然能夠說出這麽一番話來,讓其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賢兄,這麽說來,孫大人他們也不能幸免嘍!”李廌有些擔心地問道。

“不錯,蔡卞大人不是已經被免了官嗎?西北如今已經換了兩位主官了。再換幾個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也許,不隻是西北,還有河東路。剛才這位劉兄台說得其實並沒有錯,如今邊境還就是應該以靜為主。不過,怕就怕這位相公的眼光太差,再選個徐嘻那樣的主官,那西北的形勢可就大大不妙了。”秦觀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可是,秦觀說到最後一句話,就連自己都有些憂心起來。

“唉!”眾人聽了這幾個人的話,都隻能是一聲歎息。

“秦兄不必太過憂心,我大宋江山人才輩出。朝堂上的那些相公們年紀可都不小了,我們這些人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或是考上進士,或是多交出來一些好的學生,也就算是為我大宋出一份力了。”劉公子看到眾人有些意氣消沉,便出言勸慰道。

“劉兄真是高見啊,是我等二人著相了。請受我等一拜。”秦觀和李廌聞言如醍醐灌頂一般,恍然大悟,連忙起身誠懇地向劉公子深施了一禮。

“豈敢,豈敢!”劉公子連忙起身還禮道。

“在下決定了,回去之後,就立即向東主請辭,回家幫著我家那小子一起教書,多收一些無錢讀書的孩子,多為我大宋教出一些人才。那位小道長幾個孩子加上曾公就能教8000個孩子。我這麽大個人,難道還教不出一百個學生嗎?”聽了他們的話,張書生猛然間勃發豪氣,當眾說出了自己之後的打算。

可劉公子卻連忙阻止道:“老張,萬萬不可。那位小道長是什麽人,運財童子轉世,自然不愁吃穿用度。可是,你要養一大家子,如果辭了差事,你卻如何度日啊!”

“老劉,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其實,之前收的那十幾個孩子,其父母給得束修已經夠我們一家子度日了。昔日顏子在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雖然德行和學問都比不上他,可如果能夠把街坊四鄰的孩子都教成才,餘願足矣!”張書生說到這裏,心神好像突然得到了升華。

其他人都能看出他這個突然的變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所有人都發現麵前的這個五大三粗的教書先生,整個人突然高大了起來,好像還變得非常精神了。

如果有禪宗的和尚在,就會告訴所有人,這就叫做頓悟。

秦觀當然對此道有些涉獵,便拱手向張書生說道:“恭喜張兄!”

“哈哈哈!同喜,同喜!”哈哈了半天,他自己也不知道秦觀突然恭喜自己什麽,不過,他猛然間想起了一件事便說道:“秦公子,我那小子不能拜您為師,是有些遺憾。不過,那間學堂裏不止有我兒子一個優秀的學生啊!您如果真得想收徒的話,那就要快一點啦。”

“對呀!多謝張兄,張兄提點的是,不過,為何要快一點呢?”秦觀先謝了張書生,接著問道。

張書生一說到那間學堂,就有些興奮了,搓了搓手,說道:“嘿嘿!原因很簡單,那間學堂考核之後,凡是通過考核的孩子,跟著曾公繼續進學的就不說了。而那些留下的,可就非常的搶手了。”

“那都有那些大儒去收學生呢?”李廌問道。

“那到沒有?”聽了李廌的問題,張書生搖了搖頭,說道:“可能是那些大儒看不起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孩子們吧!去搶學生的人,大致分成了三個勢力:

第一、就是那些商人,那間學堂裏的算學非常出名,因為有不少商賈的子女進去就學,所以,那些商人都知道這些孩子在算賬方麵非常的精通。就這樣,結業的時候,不少商人就把和自己兒子要好,而且算學成績突出的孩子全都打包帶走了。聽說,還有幾個表現好的,直接被沒兒子的商人訂了娃娃親。等長大後就入贅到這些商人的家中。”

關於這點,大家都知道一點,而且還聽說其中有不少孩子居然還能夠心算,比別人用算盤算得還快。所以,也就沒有人出言打斷他的話。

“第二、你們可能想不到,是道觀,而且是汴梁城裏所有的道觀在搶人。”

李廌畢竟年輕,本身又對蔡道非常好奇,便首先就忍不住問道:“這還是為何呢?”

“那間學堂初始的教材裏就有道德經。又一次,其中一個學員回家省親,他家就在萬壽觀附近,而且,他的家人也剛好信道。那天,家人帶他上香的時候,有一位與他家交好的道長心血**,突然問了他一些關於道德經的問題。你們可不知道,當時,那個差點沒有把那個道長嚇死。

好家夥,這個孩子不但精通道德經,會背誦莊子、列子、淮南子、易經和黃帝內經,還能將其中的幾本道家經典講得頭頭是道,把那個道長辯得啞口無言,這件事還讓那個觀主知道了。所以,這孩子一結業,就被招進了道觀。當道士還是可以娶親的,所以,他的家人也就沒有阻攔。

事情還不僅於此,這件事很可能被其他的香客看見了,就這麽傳遍了整個汴梁城。先開始,其他道觀的觀主都不相信這樣的傳言,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要背下來那麽多書有可能,可還要能夠講得頭頭是道,除非是老君轉世,不然,那就是那是無稽之談!

有和萬壽觀的觀主相熟的一位觀主去詢問一下,萬壽觀的觀主如果當時如實回答的話,那位觀主也許可能還不會信。

可他一見老朋友過來詢問這件事,便立刻矢口否認,顧左右而言他。

於是,這位觀主便召集汴梁城其他道觀的觀主們,和眾人之力找尋他們道觀附近信徒有在那間學堂讀書的子女,一了解。他們這才知道,不但確有其事,而且,當初的那個孩子還不是學道最深的,他在裏麵隻能排在第三,有兩個孩子第二年就已經能夠解讀抱樸子內外篇了。”

眾人聽完後,全都被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