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曆史:中英簽訂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

三、中英正式簽署公報

三、中英正式簽署公報(1/3)

●鄧小平說:“在中國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後,香港社會、經濟製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

●周南嚴正指出:“我們撤回我們的方案,這個不算數了,撤回方案的後果你們負責。”

●鄧小平對中外記者說:“豪外交大臣同中國領導人談得很好,效果也很好,值得祝賀。”

● 中英正式簽署公報鄧小平主張成立聯合小組

1984年6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工商訪問團。

國務委員姬鵬飛會見時在座。

以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唐翔千、香港總商會主席唐驥千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倪少傑為首的香港工商訪問團是6月19日到達北京的。

在會見中,鄧小平鄭重地對香港工商訪問團說:

香港人要有誌氣,有信心把香港管理好。

鄧小平在會見訪問團時表示相信,愛祖國、愛香港的香港人一定能把香港管理好。

鄧小平說:

在中國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後,香港社會、經濟製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實行一個國家兩種製度。這些,我們已講過很多次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兩個傳統:第一是不信邪,在世界的大風大浪麵前穩如泰山,對什麽樣的風浪也不害怕;第二是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這一點也是被世界所公認的。

鄧小平接著說:

有人擔心將來政策會不會變。可以肯定地說,隻要政策對,誰也變不了。三中全會以來的政策,首先在農村見了效。如果政策變了,80%的人口的生活水平就要下降。正確的政策不是哪一個可以改變得了的。

在這次會見中,唐驥千和倪少傑也講了話。他們對1997年後香港的社會製度在50年內不變表示歡迎。

近兩個小時的會見,是在充分信任和坦率的氣氛中進行的。

6月23日上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知名人士鍾士元、鄧蓮如和利國偉。

當時,鄧小平強調指出:

中國政府為解決香港問題所采取的立場、方針、政策是堅定不移的,是符合500萬香港人的利益的。

鄧小平說:

你們來了解一下北京,了解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了解一下中華民族是有好處的。我們希望能同英國就香港問題達成一個符合中英兩國人民利益,同時也符合香港人利益的好協議。

鄧小平接著說:

兩年來,我們同香港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交談,香港真正的民意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提出的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做法是充分考慮了香港的實際情況的。

鄧小平說:

我們主張成立中英聯合小組,是為了逐步解決好過渡時期的問題。我們希望這13年保持穩定繁榮,但肯定有破壞力量,我們要對付,香港人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和對付這種破壞力量。

鄧小平最後鄭重地說:

我相信,香港人有能力管好香港。中國人不是低能的。

鄧小平的講話,通過新聞媒體,在海內外廣為傳播,使“一國兩製”構想更加深入人心。

但是,撒切爾夫人的考慮與中方不同。1984年7月4日在首相府開會討論設立中英聯合機構時,她仍表示擔心:

這個組織在過渡時期會變成港督以外的另一個權力中心,或者更糟,造成中英共管印象而摧毀港人信心。

撒切爾夫人強調英方隻能接受可以體麵地向議會推薦的協議;在談判中應將聯合小組的駐地問題擱置,待解決了該小組的體製、職權和其他爭議之後回頭再議。會議經過激烈爭辯,決定派外交大臣傑弗裏·豪在柯利達陪同下訪華。

行前,柯利達要求首相授予外交大臣便宜行事的權力,遭到撒切爾夫人拒絕。但她同意修改將由傑弗裏·豪轉交的她致中國總理的信函,向中方暗示推遲聯合小組進駐香港的時間可能對英方比較方便。

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裏·豪途經香港時,香港行政局議員向他表示,反對聯合小組常駐香港,要求將設立的時間推遲至1990年,並建議該機構在1997年後繼續存在若幹年。吳學謙迎接傑弗裏·豪一行

1984年6月初,傑弗裏·豪遞給吳學謙一個口信,建議立即成立工作小組,其任務是集中精力起草協議的主體部分,以中國的“十二條”為基礎,而伊文思和周南他們繼續圍繞協議主體之外的部分進行磋商。

中國政府表示讚同。

1984年6月12日到13日,中英舉行第十六輪會談。在這次會談中,雙方商定了工作小組問題。

6月13日下午發出的新聞公報宣布:

雙方同意,為了實現就香港問題盡速達成協議的目的,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以討論雙方所提出的文件。在各輪正式會談之間,該小組舉行全日會議,並於6月18日起的一周內在北京開始工作。工作小組中的中方小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柯在鑠大使為首。工作小組中的英方小組由聯合王國外交和聯邦事務助理次官魏德巍博士為首。雙方的小組分別向各自的政府代表團團長負責,雙方團長繼續負責全麵談判的工作。

6月18日,魏德巍與英方工作小組其他成員若彬?麥克拉倫、外交部法律顧問弗雷德?巴柔斯和香港政府法律起草人蓋利?那紮雷斯來到香港。

他們與尤德會晤後,赴北京參加6月21日與柯在鑠率領的中方工作小組會談。談判開始加速前進。

中英談判進入收尾階段,大局已定,但是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尤其在關於過渡期設立中英聯合委員會問題上。

中方認為在過渡時期裏會遇到一些重要問題需要處理,必須得有一個常設機構,來組織商討解決辦法,協調中英協議的執行。

早在傑弗裏·豪4月訪華時,表示可以協調。但在談判桌上英方堅決反對中方這個建議。英方認為它會成為香港的第二個權力中心,使港府變成“跛腳鴨”。

英方采取一貫做法,把中方這個建議和他們的觀點透露出去,廣造輿論,企圖迫使中方收回建議。

由於雙方立場嚴重對立,致使中英談判在這個問題上陷入僵局。為了打破僵局,英國政府派外交大臣傑弗裏·豪再次訪華。

7月27日,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吳學謙的邀請,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裏·豪於當天下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工作訪問。

這是傑弗裏·豪今年4月訪華後的又一次來訪,他將同中國領導人就香港問題深入地交換意見。

到機場迎接傑弗裏·豪一行的有外交部部長吳學謙、外交部部長助理周南等。

傑弗裏·豪的隨行人員包括英國駐華大使伊文思,香港總督尤德和外交部副次官柯利達。

吳學謙於傑弗裏·豪抵達前在機場上對記者說: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會談已進行十九輪,這些會談是有益的,是有進展的。我期待著同傑弗裏·豪外交大臣就香港問題中還需要解決的那些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意見。我相信隻要雙方本著互相信任和合作的精神進行努力,我們就香港問題中那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舉行的會談將會取得新的進展。

傑弗裏·豪一行住在釣魚台。

7月28日中午,周南安排了一次會見,請柯利達、高德年等人吃午餐。

在宴席間,周南說:

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刻,這個問題需要早一點解決。聯合小組必須進駐香港,除了明確規定任務之外,進駐的時間可以晚點兒。1984年年底正式簽署協議,可以1988年1月1日進駐,到2000年結束。

周南嚴正指出:

這是中國最後的方案。如果你們還不接受,我們撤回我們的方案,這個不算數了,撤回方案的後果你們負責。

後來,柯利達在他的回憶錄裏講,說他坐飛機,本來時差還沒有倒回來,吃飯的時候正昏昏欲睡,一聽到這個情況猛然驚醒,意識到中國要攤牌了,不能不嚴肅地對待。

柯利達這樣寫道:

我睡眠不足。從家出來第一個夜晚就主要跟傑弗裏·豪和高德年一起在飛機的後艙裏,為聯合聯絡小組起草的職權範圍進行反複修改,對跟能豪飲茅台的周南先生共進午餐並不十分感興趣。但是,他的信息令我頓時清醒過來。他說中方有一些重要的領導人會議即將迫近。他們會影響香港。那就暗示著懸而未決的問題必須在未來的2到3天內解決。否則,中國人就會收回原先所提出的方案,談判就會失敗。

午餐後,柯利達馬上跑到他們住的樓,把這個情況向傑弗裏·豪和港督尤德等人作了匯報。

傑弗裏·豪聽完後說:“你不要在屋子裏談,屋子裏可能有中國安的竊聽器。咱們到外邊,找個大樹底下談。”

當時,正值7月份,驕陽似火。後來,傑弗裏·豪回憶起到時的情景時,有說:“天曉得大樹底下是不是也有竊聽器。”

傑弗裏·豪指出:“這是中國底線,不能再拖延和僵持了。”

但尤德不同意,他說要逼中國做更大的讓步,最好能打掉聯合小組。

但英方多數人還是認為搞不好要破裂,要馬上向倫敦發報提出建議。

將向全世界提供解決國家之間曆史遺留問題的範例。

在會談中,鄧小平表示讚同已經達成的重要協議。他還重點談了對13年香港過渡時期的憂慮和對英國的希望。

鄧小平說:

坦率地講,在香港問題上,我們非常關注13年過渡時期,隻要過渡時期安排好了,我們並不擔心1997年後的事情。

鄧小平希望香港在過渡時期內,不要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希望不要出現動搖港幣地位的情況。

第二,中國同意可以批出1997年後50年內的土地契約,而且同意港英政府可以動用這種賣地收入,但希望用於香港的基本建設和土地開發,而不是用作行政開支。

第三,希望港英政府不要隨意增加人員和薪金、退休金金額,那將會增加將來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負擔。

第四,希望港英政府不要在過渡時期中自搞一套班子,將來強加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五,希望港英政府勸說有關方麵的人不要讓英資帶頭轉走資金。

鄧小平指出:

雖然我們希望過渡時期不出現問題,但必須準備可能會出現一些不依我們的意誌為轉移的問題。

鄧小平與傑弗裏·豪的會談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鄧小平表示信任英國人民和英國政府,希望撒切爾夫人來正式簽字,並希望英國女王訪華。

7月31日下午,傑弗裏·豪離京飛往香港。

8月1日,傑弗裏·豪舉行記者招待會,他宣布,“中英雙方在達成有關文件的形成和內容的一致意見方麵,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文件將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形式,清楚和明確地列出對香港前途的各項安排。

傑弗裏·豪詳細介紹了協議的主要內容和尚在繼續商談的問題,如土地、民航和國籍等。同一天,中英雙方公布成立聯合聯絡小組的協議。

英國外交大臣傑弗裏·豪的兩次訪華,對推動談判進展作用巨大。

不僅中國領導人對傑弗裏·豪作了高度評價,撒切爾夫人也對他大加誇讚。她說:

雖然我們對談判的可能結局有時發生爭吵,但傑弗裏·豪總是善於推動談判的實際進程,他與柯利達等4月和7月的兩次訪華,成功地達成了在聯合聯絡小組問題上的妥協,他經過耐心的會談,最後保證了協議的達成,使我們重新獲得中國人的信任,因而為我返回北京簽署聯合聲明鋪平了道路。

的確如此,傑弗裏·豪兩次訪華,不僅推動和加速了香港問題談判的成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掃除了1年多來英國政府在談判中設置障礙給中方留下的陰影,為中英全麵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契機。

當然,中英談判能夠取得成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央領導的正確決策,贏得了港人的一致擁護。中英雙方達成最終協議

1984年8月,中英雙方又舉行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輪會談,主要研究解決了遺留的具體問題,如土地、國籍、民航等。

第二十二輪會談後,兩國外交機構加速運轉,要最後敲定協議的每一個字。

9月15和16日,傑弗裏·豪向吳學謙發出書信,提出在協議中加進1997年後香港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和行政機關“對立法機關負責”兩個規定。

經過考慮,中國政府同意了英方的要求。

9月18日,中英雙方就包括駐軍、選舉、協議文本草案在內的全部問題達成協議。

關於國籍問題。經協商,英方同意以備忘錄形式聲明,原被稱為英國屬土公民的香港居民,從1997年7月1日起,不再是英國屬土公民,但仍可使用英國簽發的護照而不賦予在英國的居留權。

中方同意以備忘錄形式聲明,所有香港中國同胞,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都是中國公民、中國政府自1997年7月1日起,允許原被稱為“英國屬土公民”的香港中國公民使用由英國政府簽發的旅行證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旅行。

但上述中國公民不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享受英國的領事保護的權利。

關於民航問題。原來香港航空權由英國直接控製;啟德機場在法律上被視為英國的一個國內機場;英國政府代表香港簽署對外航空協議,以香港的飛機著陸權交換英國飛機飛越或降落他國的權利,從中獲得巨利。

同時,在香港航空業的經營方麵,英資集團也居壟斷地位。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後,英國上述特權將自動消失。

中方為保持香港做為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的地位,同意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沿用原在香港實行的民用航空公司管理製度;承認目前在香港注冊並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的航空公司可繼續營業,承諾經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續簽或修改現有的民航協定。

這就使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維持和發展自己的空運製度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同時照顧了已在香港注冊並以香港為主要基地的英資航空公司的利益。

關於土地契約。雙方商定:已由港英政府批出的1997年6月30日以前滿期的土地契約,可以續期到2047年6月30日,不補地價。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港英政府可以批出租期不超過2047年6月30日的新的土地契約,但每年批出的新的土地,限於50公頃。所得地價淨收入由港英政府和日後的香港特區政府平分,全部所得必須用於香港土地開發和公共工程,不得另作他用。

本協定生效時,雙方在香港成立土地委員會,負責處理相關事宜。該委員會將於1997年6月30日結束。

關於駐軍。7月31日,英國外交大臣仍對鄧小平表示,英國希望1997年後中國不在香港駐軍。

鄧小平表示拒絕。

最後,英方表示同意中方意見: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部隊,不幹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香港社會治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駐軍軍費由中央人民政府負擔。

關於選舉。9月中旬,英國外交大臣與中國外交部長通過互換信件商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行政機關必須對立法機關負責。雙方未就選舉方式問題進行討論。

9月19日,伊文思向記者宣布,雙方代表團已完成了協議草案,並已送交各自政府“加以考慮”,因此沒有必要舉行第二十三輪會談了。

9月20日,英國內閣批準英中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草案,並同意在北京草簽。中英在北京草簽聯合聲明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在北京草簽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這個協議包括一個主題文件和三個附件。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3個附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關於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和《關於土地契約》。

至此,長達兩年的中英談判圓滿結束。3個附件及雙方準備交換的備忘錄於當天同時公布。此外,還附有雙方關於國籍問題的備忘錄。

9月26日10時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兩國談判代表團舉行莊嚴的聯合聲明草簽儀式。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周南和英國駐華大使伊文思,分別代表兩國政府草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得到香港市民的廣泛支持,這是因為,“聯合聲明”所勾畫的“一國兩製”,“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等遠景,為香港未來50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在中英草簽“聯合聲明”的當天,港英當局散發英國的《中英關於香港前途的協議草案的白皮書》。“白皮書”包括“聯合聲明”全文和3個附件及備忘錄。

“白皮書”在“聯合聲明”前麵寫有“引言”,後麵寫有“注釋”。“引言”說,中英協議“是兩個主權國家所能達成的最高承諾”,是一個“符合香港人的需要和意願的協議”。

英國政府還在此申明:“要更改這份協議是沒有可能的”。“目前的選擇就是在一項雙方同意而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下,把香港歸還中國。這並不是英國政府設法強使香港人接受的選擇,而是一項曆史事實遺留給香港人的選擇”。

草簽完畢,全場的氣氛活躍。香港《文匯報》駐京記者程翔說:

親眼看到這一幕,非常高興。中英兩國政府本著友好合作和互相諒解的精神,就香港問題達成圓滿的協議,這是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十億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香港《快報》女記者曾慧燕說:

今天親眼看見舉行草簽儀式,做為一個香港記者,做為一個中國人,怎不激動呢?現在草簽完了,大局已定,希望兩國政府認真實踐諾言,保證香港的穩定和繁榮。

在草簽儀式結束之後,新

關係在新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也有助於亞洲的和平與穩定。

許多國家駐聯合國的代表和人士,紛紛向中國外交人員和記者表示祝賀。他們指出,中英協議有利於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穩定、和平與發展,將會受到各國的普遍歡迎。

香港各界人士表示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

港督尤德昨日對新華社的記者說,他相信“一國兩製”的構想會成功。中英協議構成香港發展新階段的藍本,堅信港人一定能夠為自己締造美好將來。

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說:

回想起鄧小平主任曾讓麥理浩爵士帶給香港人一個口信,說“請投資者放心”,當時還不甚理解,如今看了協議,很多人都放心了。對香港有了信心,就應該爭氣。展望前景,香港大有可為。

中華廠商聯合會通過的一項立場書指出:

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後,香港工業前景是明朗的,廠商對長遠性投資應可作出決定;放心發展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工業,改善產品素質,對工業多元化和出口競爭,將大有幫助。

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成員王敏剛也認為,“聯合聲明”就土地、稅製等問題作了明確指示,使工業投資,更有信心。

香港船王包玉剛高興地表示,他對香港前途協議草簽感到很滿意。中國總理在公報上簽字

1984年10月4日至9日,香港各區議會先後舉行會議,討論“聯合聲明”,大多數議員表示接受,少數議員對土地、國籍、基本法和駐軍等問題,認為有進一步澄清的必要。

10月9日,市政局會議通過接受關於香港前途協議草案並向市民推薦。

10月15日到17日,立法局會議經過3天辯論後,18日通過羅保動議,決定接受並向港人推薦“聯合聲明”。可見,港人已從整體上接受了中英“聯合聲明”。這在股市表現上也得到反應。“聯合聲明”草簽之前的9月20日,恒生指數再次突破1000點大關。

按照國際慣例和中英雙方達成的諒解,在草簽之後,“聯合聲明”文本不得進行任何改動。要麽全盤接受,要麽全盤拒絕。

11月,中國人大常委會在北京召開。

在這次會上,吳學謙提請審議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他在報告中說:

彭真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各位常務委員:

我國政府同英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會談,曆時兩年,已於1984年9月18日圓滿達成了協議。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在9月26日進行了草簽,協議全文也於當天公布。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包括一個主體文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和三個附件。三個附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關於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和《關於土地契約》。此外,兩國政府在正式簽署協議時,還將就部分香港居民的旅行證件問題互致備忘錄。

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是雙方本著以大局為重和友好合作的精神,經過慎重和耐心的談判達成的。協議確認了我國將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複行使主權,同時載入了我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並作出了使香港保持繁榮和穩定的其他各項安排。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完全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值得慶賀的重大曆史事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中英正式建交以來,中英兩國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有著良好的發展。現在,兩國政府又本著友好合作、互諒互讓的精神,通過和平談判,就香港問題達成圓滿協議。這就消除了在兩國關係前進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礙。中英兩國對於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有著共同的利益。我們相信,中英兩國將本著在會談過程中所體現的友好合作精神,在過渡時期中進一步密切合作,以保證協議的順利貫徹執行。我們也相信,隨著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兩國之間已有的友好合作關係,必將獲得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

現在,我謹代表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的全部文件,連同以上報告和說明加以審議。

大會審議批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11月30日,香港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組成12人代表團赴倫敦,列席旁聽英國國會辯論中英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協議。

他們行前發表《兩局非官守議員立場書》,除提出若幹細節表示“憂慮”、“疑問”外,還要求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都應有香港人參加。

12月5日,英國國會經過辯論批準了“聯合聲明”。

12月18日,撒切爾夫人在外交大臣傑弗裏·豪的陪同下,應邀來北京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英國首相這次來訪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渡過的。

艱巨的談判已經結束。撒切爾夫人看到,香港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在作出某些保留的情況下支持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

撒切爾夫人把來京簽署協議的主要目的,看作促進中方對英國在過渡期管治的信任和執行“聯合聲明”的責任感。

12月19日,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說,香港問題已經有一個半世紀的曆史。這個問題不解決,在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總存在著陰影。現在這個陰影消失了,兩國之間的合作和友好一片光明。

撒切爾夫人對鄧小平這一評價表示完全讚同。她說,回顧我兩年多以前初次在這裏同您見麵以來,我們已經取得了多麽大的成就。雙方的了解也加深了。

撒切爾夫人特別讚揚了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製”的構想是最有天才的創造。

鄧小平說:

這個具有國際意義的構想應該歸功於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實事求是。而這個構想也隻有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下才能提出。

鄧小平強調說:

兩年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構想是行得通的。人們擔心中國是否會忠實地執行這個協議。我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中國是信守自己的諾言的。

談到香港的現行製度將在1997年以後保持50年不變的設想,鄧小平說:

這一設想不是隨便提出來的,它的根據是中國實行的對外開放政策以及中國要趕上發達國家水平的宏偉目標。中國要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之後還要用幾十年時間才能達到真正發達起來的目標,因此對外開放政策在下個世紀是不會改變的。

撒切爾夫人說,她堅信“一國兩製”的構想是行得通的。對外開放政策也必將給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帶來很大的好處。

鄧小平對“一國兩製”的構想作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說:

我們說兩種製度,是因為中國的主體部分,有十億人口的部分,實行的是社會主義。這個主體是個很大的部分,我們是在這個前提下允許一個小的地區存在資本主義的,因為這種做法有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我們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也是因為它有利於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

談到國際問題,撒切爾夫人對當前的核軍備、外層空間武器的競賽表示嚴重的關切。她請鄧小平談談他對當前國際形勢的見解。

鄧小平說:

我們希望美蘇關於裁減核武器的談判能取得進展,希望能打破僵局,因為這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

鄧小平最後請即將前往美國的撒切爾夫人轉達他對裏根總統的問候,以及對他再次當選美國總統表示的祝賀。

當天17時,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李先念等人步入人民大會堂西大廳。

等候在大廳裏的中英雙方高級官員,以及特邀的101位香港各界知名人土響起熱烈掌聲。鄧小平和撒切爾夫人不停地向大家揮手致意。

西大廳裏裝飾得格外富麗莊嚴,香港的代表站在簽字桌左前方的台階上,上百名中外記者站在右前方的台階上。

簽字台後麵是我國家領導人和60多位中英雙方官員。長達4米多長的簽字桌安放在大廳中央,麵對大廳正門。

桌上鋪著墨綠色的絨布,桌中央擺放插有中英兩國國旗的精製旗架,旗架兩側分別擺著上海英雄金筆廠特製的台式簽字金筆。

簽字儀式提前兩分鍾於17時28分開始。

中國總理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代表各自政府在“聯合聲明”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互相交換了文本。

“聯合聲明”指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滿意地回顧了近年來兩國政府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一致認為通過協商妥善地解決曆史上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有助於維持香港的繁榮與穩定,並有助於兩國關係在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為此,經過兩國政府代表團的會談,同意聲明

(本章完)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