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第三百七十六章:《史海沉鉤經典書籍之<地域文化與族群的分野>》(下)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史海沉鉤·經典書籍之<地域文化與族群的分野> (下)

《地域文化與族群的分野》的第三部分叫做“實證”,是全書最有史料價值的一個章節,作者進行了設身處地的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第二部分的結論。

考慮到那個時代,再考慮到作者貴族的身份,身為一個貴族,願意去如此細致的詢問、調查下層,在那個時代是非常罕見的,盡管作者在調查中仍然保留著一些貴族的傲慢,但是瑕不掩瑜。

當時寫論文的人並沒有後世那麽規範,而作者在“實證”中,調查的資料是以作者調查的時間順序來呈現,而非將同一類人歸納呈現,這導致給後世閱讀該段時增添了不少困難,不過也讓人可以從“實證”的順序來推測作者調查的順序。

從“實證”中可以確認,作者早年是在埃多楠半島的中土林間殖民衛所進行調查,提供了當地北波烏圖人、波利人的資料,以及一些來這裏行商的波旁人供詞。

接著出現的資料是來自波利本土的波利人,行商的波旁人、古波旁人、波康人,此外作者甚至到邊境去調查一些波恩人,這是整個16世紀唯一一則親自與波恩人對話的資料,非常珍貴。

再出現的資料,來源地是下埃多楠半島,作者在這裏調查了當地的南波烏圖人、埃多楠人、波利人,甚至到南方的波裏斯殖民地調查那裏的波旁人。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些資料都來自沿海地帶,作者並沒有深入到埃多楠國家去調查。

離開下埃多楠半島以後,作者先去了波裏斯的都末廖中轉道,在這裏進行調查,然後又去了波裏斯的首都,還參觀了那波利卡宮與哈迪斯廣場,就作者在總序中說的,他甚至在當地畫了一幅畫。

波裏斯之後,作者沒有去波特盧,而是北上到波旁,在波旁中作者閉口不提他的“古波旁人”理論,所以過得還算愉快。

說起這個,不能不提一個軼事,根據後來參觀者的記載說道,在盧爾死後“賢人”索利特給他豎的碑中,悼詞裏以開玩笑的口吻介紹到,當“古波旁人”這個概念提出來以後,有幾個波旁的居民千裏迢迢跑到河楚,對作者扔臭雞蛋。

“賢人”索利特在碑中洋洋得意的這麽說,“正是因為父親的理論是正確的,無法接受事實的古波旁人才不得不試圖通過汙蔑**來無視真理”。

波旁之後的資料是來自波康,作者在這裏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他去過邊境探尋過波康邊境的波恩人,還差點被波恩人擄走。

作者對於波康人這個概念是如何誕生的非常感興趣,他在對波康曾經的“波恩酋長—波旁人貴族代表體係”進行了深入的挖掘,是第一個對這一體係進行係統化研究的學者,該書這段文字至今仍然非常重要,是了解波康人演變必不可少的資料。

根據總序所說的,在波康調查完畢以後,作者就回到了河楚,開始整理自己調查的資料,並最終集結成書,這就是1677年出版的初版《地域文化與族群的分野》。

初版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於,作者對波特盧人與波埃米人的調查非常少,他僅僅是在波裏斯與波旁國境內見過一些波特盧人的行商,作者本人沒有親自調查過波埃米人,他對波埃米人的資料,全部都是來自波特盧人的介紹。

所以初版第三部分末尾介紹波特盧人與波埃米人的地方,可信度非常低。而在第四部分也非常簡陋,作者將失落族群與波旁的海其他族群全部糅合在這一部分裏,其中道聽途說的地方非常多。

不過作者有一個優點,他每引用一段論證,總是會細致的寫上這一段論證的由來,今天許多已經失傳的書籍,可以通過他的初版來尋找到斷章,因此《地域文化與族群的分野》的初版,也是有史料價值的。

沒能去騰龍大陸,一直是作者的一個心病,在總序中作者就這麽說道,“他人雲我已經六七十歲,不必遠離故土去戰亂之地。其言之有理,但事已至此,予一生僅此一書,若此時棄,終究心有不甘。思前想後三月,終定主意,離河楚而去。”

文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不必遠離故土去戰亂之地”,這句話就和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了。

埃多楠半島、乃至波旁島,曾經也是烽火連天的地域,不過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戰爭已經遠離他的家鄉很久。

波旁島上離作者最近的一場戰爭,是1561年至1576年共持續15年的波旁島戰爭,這場戰爭一是在作者出生前四十年就結束了,二是根本沒有打到林間衛所上,因此作者對這場戰爭毫無印象。

埃多楠半島上離作者最近的一場戰爭,是1606年至1620年共持續14年的第三次埃多楠戰爭,這場戰爭在作者10歲的時候就已經結束,而且主戰場始終是在下埃多楠半島,與林間衛所所在的上埃多楠半島隔了一道海峽。

第三次埃多楠戰爭結束以後,不管是埃多楠半島還是波旁島都沒有發生過戰爭,處於和平狀態,下一場發生的維利斯戰爭是在1684年,此時作者的壽命隻剩下8年。

此外作者活躍的時代,不管是波利還是作者的林間衛所,都依靠拉文蒂卡貿易賺著大把的錢,期間爆發過最嚴重的衝突,也不過就是1652年時波利與波裏斯的貿易戰,但那遠不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因此可以在戰亂頻繁的古代,將作者稱為和平的幸運兒,一輩子幾乎都是在和平中度過的,這是無數亂世人渴望的對象。

所以在16世紀,和平與貿易是埃多楠半島與波旁人的主旋律,戰爭遠離了這裏,可是對於騰龍大陸西海岸來說就不是這樣了,作者恐懼的將那裏稱為“戰亂之地”,這一說法完全沒錯。

1632年至1639年共持續7年,發生在印安地與波特盧之間的蘇巴克戰爭。

1633年至1646年共持續13年,由於烏爾奇三領主內戰導致波特盧與邁席卡軍事入侵,引發三國大混戰的第二次三領主戰爭。

1658年至1670年共持續12年,由於布拉亞鬆“內國治所”(廢除內國,改為設立衛所)導致的布拉亞鬆內戰,被稱為改製戰爭。

1661年至1667年共持續6年,邁席卡貴族們推翻新提洛王朝的內戰,反提洛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