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淚流

246 別樣過橋

246 別樣過橋

除此之外,每到一座橋梁,還必須要做的就是扔黃紙以及父親生前所穿過的衣服或者鞋襪之類的。對於扔黃紙一事,我一直不怎麽想得明白。從迷信的角度來看,這黃紙必須要經過焚燒方才能夠轉化成陰間的冥幣。既然如此,那麽這一路之上不斷拋灑紙錢又有什麽意義呢?

印象之中,似乎聽老人說過,這一路上的黃紙以及橋梁處的衣帽鞋襪所起到的實際是引路的作用。根據黃紙和熟悉的衣帽鞋襪,過世之人的鬼魂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按照這樣的說法,人剛剛過世的那一段時間,鬼魂應該依然依附於肉身之上。在火化之後,失卻肉身的鬼魂,方才意識到自身到底處於一種什麽狀況。直到這個時候,鬼魂才會意識到應該回家看看。如果沒有一路的黃紙和關鍵處那熟悉的衣帽鞋襪,那麽鬼魂很可能會迷失方向,從而淪為孤魂野鬼。

隻是,這樣的說法,似乎又有些與燃放爆竹有些矛盾。當然,也可能我所認為的巨響“驚嚇,對鬼魂根本就是無效的。也許,通過燃放爆竹的方式,隻是想給鬼魂提個醒,好讓鬼魂留意留意一路上的主要路標。

反正不管怎麽說,在我們這裏,靈車過橋之時,“拋錢”“燃放炮竹”“灑黃紙”“留衣物”是四件必須要做的事情。至於為什麽要這麽做,別說是我,就算是本族八十多歲的老人也未必能完全講得清楚。

可不單單是在橋梁上,隻要是靈車經過處,就都需要不間斷地拋灑黃紙。當然,持續不斷的還有軍樂隊的那不專業的哀樂演奏。軍樂隊上的人是坐在中巴車上的。除了燃放爆竹的時間之外,他們都得不間斷地演奏。否則,碰到脾氣暴躁的主家,很可能就會因此而克扣他們的演出費用了。

也許,如此習俗的形成都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但,我從“燃放炮竹”和“哀樂的持續演奏”之中,就能夠嗅出少許的虛榮感。農村人大多好麵子,因此很多時候,就喜歡做給別人看。這淩晨清靜之時的“轟鳴”和“敲敲打打”,無疑是最能吸引別人注意的。如此一來,就等於在明確地告訴別人,我正在為自己的先人風光大葬。潛意識中,許多人都將後事風光的程度與孝順直接等同了起來。後事辦得越風光,就表明做子女的越孝順。殊不知,你現在所做的這一切,你的先人根本就一點都感覺不到。因此,真正的孝順,實際就是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對他們好點。這樣一種錯誤的風氣導向,就為不少假孝順的人提供了一個魚目混珠的機會。說不定,某些真孝順的人反倒會被世人所誤解。

風俗也是一種文化,我不想去完全地否決它們。隻是,我希望,在風俗延續的同時,所有的子女們都能夠理直氣壯地通過“燃放炮竹”和“演奏哀樂”的方式來向所有人宣告:我是真正孝順的!隻要不給那些假孝順的可惡之輩提供混淆視聽的機會,這樣的風俗延續其實倒也沒什麽。

過第一張橋的時候,顯得最隆重。當然,我由於沒有經驗,第一次“拋錢”也是拋得最多的。所帶的爆竹中,估計有一小半是用在第一張橋上。所帶的衣物之中,大部分也都留在了第一張橋上。這也許跟中華文化中無比注重“第一”有一定的關係。

以後的橋梁,大多就是象征性的了。有錢,有炮竹,有黃紙,也有衣物,但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持續的時間來看,都無法與第一張橋相提並論。

雖然沿途因為橋梁而走走停停,但沒多長時間,也就到了。從上車的那一刻起,我就有種心神不寧的感覺。即便是一路之上的忙碌,也絲毫無法減緩我心中的不安。隨著距離的拉近,我心中的這份不安就顯得越發地強烈了起來。

幫忙抬棺材的眾人,顯然不是第一次來了。他們下車之後,就非常熟練地將冰棺從車上抬出,然後將父親轉移到殯儀館專用的小車之上。他們輕車熟路地將父親推到一個室內等候。與此同時,分出一人跟我同去辦理相關手續。

我轉目四顧,發現殯儀館偌大的院子之內已經停滿了靈車。雖然是同一日,但不同的人,生辰八字是不同的,因此陰陽所看的時辰也就有所差異。那些在我們前麵來的,他們所看的時間一定比父親早一個時辰。而那個時辰恰巧就能產生這天的第一家。很多人家,為了能搶個“第一”,都會提前來此排隊。有時候,我都有些不明白,這樣的“第一”到底有沒有什麽意義?

來到一個專門辦手續的大廳之內,在我說明來意之後,那工作人員就機械式地報出辦手續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在辦手續的同時,工作人員問我要不要骨灰盒?已經買了木棺,我自然回答不要。略顯失望之後,工作人員就接著問我要什麽樣的骨灰袋。在我選擇了最普通的那種之後,手續也就辦好了。估計,那會兒,辦手續的工作人員心中一定在腹誹:“哪來的鄉下窮小子?真小氣!”自改革之後,現在的火化費用已經非常低了。印象中,當時我似乎隻交了十幾最多二十來塊。這當中還包括了手續費以及骨灰袋的錢。而以前,就隻火化的費用就要好幾百元了。也正因如此,現在銷售高檔的骨灰袋和骨灰盒才成了殯儀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由此看來,那個工作人員的失望也就顯得再正常不過了。

國家改革的初衷估計是為了鼓勵國民火化。畢竟,土葬跟火化相比,對環境的危害就要巨大得多了。特別是碰到一些因傳染性疾病而過世的人,火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一個處理不當,就很容易會引發疾病的大規模傳播。但,土葬畢竟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對於一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老人而言,土葬依然是一個不二的選擇。因此,即便是在火葬幾乎已經不花錢的情況之下,偷偷摸摸進行土葬的老人也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