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中突圍

一百六十二、文學青年(2)

吳文進是一個典型的文學青年,滿口都是名人名言,張口莎士比亞,閉口巴爾紮克,對人生和未來充滿了**和幻想,而且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

“我的長篇小說,是我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名就叫《第一部》……”

“主要寫啥子內容?”

“寫知青的人生!世界上著名的小說都寫人生,給人以生活的啟迪!”

“嗯,總有個啥子故事吧?”

“小說首先是寫人,塑造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故事並不重要,因此我的小說,怎麽給你說呢,三言兩話又說不清楚。”

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文學成為了一種社會潮流;僵化的頭腦開始運轉,禁錮的心靈開始蘇醒,文學釋放了人們被壓抑得太久了的感情,幫助人們理順了紛亂的思想;有人不無道理地把這一時期稱為中國的文藝複興。文學創作一度非常地風行,也非常地時尚,甚至令普通人羨慕和敬仰。這是葉明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有理想、的抱負的青年,因此感到及新鮮又刺激,對吳文進更是佩服得不得了。

吳文進戴著一個黑邊眼鏡,說話的聲音非常動聽,動作也很雅致,渾身上下都是學問,都是散發出理想的氣息。雖然葉明最終沒有弄清楚他究竟寫的是什麽樣的小說,但在葉明心裏,寫小說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他也相信吳文進寫的是一部好小說。

為了滿足當時的心理需要或者是虛榮心,葉明主動把吳文進留在身邊。

“就在我這裏,就在我這裏寫小說……你想在這裏住多久就住多久。”

葉明供吳文進吃住,好像十八世紀的歐洲貴婦人一樣,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把文人據為己有。不同的是,葉明不是什麽貴族,也沒有什麽資產,而是靠自己省吃儉用來養活吳文進,盡其所能地為他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使他能有一個比鄉下更好的寫作條件。

他們睡在一張**,吃同樣的飯菜,彼此傾述心中的秘密,很快成了無話不說的好的朋友。

“葉明,其實你這個人很聰明,不應該這樣Lang費自己的青春。要有理想,要有誌向,人生才會有意義,生活才會更豐富……”

“我能有什麽理想和誌向?”

“做自己希望做的事,這就是理想呀!一個人隻要努力,敢於奮鬥,沒有做不到的事。”

“哦。我本來想考學。為了減輕家庭的壓力,我來到了這個單位上班,原想一邊上班一邊準備……”

“那就去考呀?”

“可是真正上起班以後,好像根本沒有時間。”

“其實,你真正缺乏的是自信。人活到老學到老,什麽時候學習都不為遲。你要有這個自信!”

現在聽起來,這些話是那麽俗套,但當時卻非常新鮮和鼓舞人心。葉明不知道老師過去說過這些話沒有,反正在他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聽見過這麽**、富有哲理、充滿生氣的語言。在他的感覺中,吳文進的聲音仿佛是從另外一世界傳來的,而此時此地,這些話從吳文進嘴裏說出來,格外地令人鼓舞和振奮。對葉明來說,吳文進好比是一個榜樣和一麵鏡子;麵對這個榜樣和鏡子,他開始認真地思考人生和自己的命運。他想了很多,第一次真正麵對自我,用積極的態度麵對現實和人生。

說來難以令人相信,到現在為止,葉明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理想,認真地思考自己這一生將如何度過。因此,吳文進幾乎就是葉明心中的一盞明燈,令他感到眼前豁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