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中突圍

二百零二、心中的聖殿(3)

1988年冬的一天,利用一次出差的機會,葉明從北京拐到了天津,去了一趟他寄去書稿的那家出版社。

從北京到天津很方便。但去天津的那家出版社,卻是葉明經過了多次思想鬥爭以後,才決定下來的。他不知道這麽冒失地跑出版社對他的稿件是否有好處,是否會促使編輯草率地做出退稿的決定;無論怎麽說,書稿在出版社,似乎就意味著還有成功的希望,總讓人覺得還有個盼頭。然而,稿子寄出去一年多沒有音訊,葉明實再有些沉不氣了。是禍躲不掉,於是他決定去看個究竟。

這是一條老街,街道很窄,兩邊的建築物都不高,而且也很陳舊。當時的天津,給葉明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陳舊,仿佛一切都很陳舊。出版社就位於這樣一條老街上一座舊時的別墅裏。用現代的眼光看,別墅不大,隻不過是獨門獨院罷了。望著出版社,葉明心想,或許這裏曾經是當地的高官或顯赫的商賈們的出入之地,如今則是他心中的一座聖殿。如果狹隘地理解的話,這裏就是文學的殿堂。裏麵的房間很多,結構顯得十分複雜,未進門就讓人感到緊張和茫然,好比別林斯基第一次去見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情景一樣,真的讓人摸不到進出的門。幸好門上有牌子,為葉明指明了方向。他先來到編務組,查到了接稿子的編輯,同時知道了編輯部的位置。葉明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拐彎抹角地找到了編輯部,也找到了那位編輯。

編輯部所在的房間不大,也很亂。最醒目的,是那如山的書報和稿件。無論是書桌上還是地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堆放著書報和稿件。屋裏隻有一人,正伏案寫著什麽。聽見敲門聲,他漫不經心地轉過身來。此人濃眉大眼,身材魁梧,完全不是葉明印象中的文學編輯。他的態度冷漠而又傲慢,目光裏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當葉明說明來意,編輯問道:“什麽書名?”葉明對他說了小說稿的名字。他好像思索了片刻,然後道:“噢,知道了。真不巧,接你稿子的編輯沒在。”說完以後背過身去,再也沒有理葉明了。沉默了許久,葉明小心謹慎地說:“我想把稿子要回去。”編輯說:“那個編輯出差了,說不準哪時回來呢。你回吧,我會告訴他你來過……讓他給你把稿子寄去不就得啦。”他的話冷冰冰的,甚至讓人聽出了一點兒不耐煩。

完全不是葉明想象中或是期望中的情景。他原以為可以聽聽編輯的意見,甚至幻想過編輯會對自己的稿子感興趣,說不定修改過後有出版的可能。他一直認為自己的書稿即使不夠出版水平,其內容也是值得一看的。可是,他真是太天真了。他天遠地遠地跑來,結果兩句冷冰冰的話就把他打發了。

好像有人說過,沒有名氣的作者,有個地方最好不要去:那就是出版社的編輯部。葉明對此算是有所體會了。那如山的稿件,冷漠的編輯和他們的職業惰性,會無情地削弱你的鬥誌,澆滅你的**,甚至粉碎你的夢想。在職業編輯的眼裏,那些無名且天真幼稚的作者好像是一個個令人討厭的毛毛蟲。他們的態度令你感覺到在自己心目中那麽神聖的文學算個屁!那文學的殿堂,同樣布滿了人世的塵埃。葉明也曾在一本書中讀到過類似的告誡:特別是初學者,應該盡量不要去見編輯大人,從而使自己的天真和熱情保持得長久些;好像羅曼羅蘭還這樣說過:那些有名氣的老手們,他們在藐視年輕人的幼稚的時候,心裏其實就在羨慕你們的那份天真和熱情。

當葉明從編輯部出來的時候,碰見了那位編務組的阿姨,她滿懷同情地問道:“這麽快就談完了?”葉明說編輯不在。她說:“怎麽不在,我看見他進的屋,裏麵就他一人。”那亂七八糟的稿件和那位編輯的眼神和態度,重新在葉明的腦海裏過濾了一遍;可以肯定,如果是他接的葉明的稿子,那麽他一定沒有讀葉明的小說,甚至他可能並不知道葉明的稿子的存在。那裏麵的不少稿件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讀。到了一定時間,編輯便把一張打印好的退稿信附在稿子裏,然後連同稿子一並退給作者。所有的希望和夢想就這麽簡單地破滅了,就這麽簡單地重新又回到起點。此時此刻,葉明的心已經冰冷,心情糟糕透頂。他對那位富有同情心的阿姨點了點頭,沒有出聲。他隻想盡快離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