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中突圍

二百零六、生活的砝碼(3)

眼下,葉明負責的省外銷售業務,網絡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大,對個人而言,這是一份比較辛苦,卻沒有多少油水的差事。路途遙遠,發貨收款,疲於奔命。即使有什麽油水,天遠地遠的,風險相對更大,也不敢輕易下手,隨意亂撈。不過他跑過不少地方,到過全國大部分省城。他曾經是那麽地希望遠走他鄉,希望走遍天下的名城和名山大川,希望通過自己的雙腿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希望這樣就能使自己胸懷寬廣;然而跑的地方多了,感覺也會發生變化;每到一處,他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原來不過如此。

他不喜歡大城市。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他都不喜歡。那鋼筋水泥築起的森林,鋪天蓋地的廣告,琳琅滿目的商品,潮水一般的人流,陌生的麵孔和異鄉的聲音,以及大城市的小市民們無端的傲慢,都會使葉明感到迷失,使他感到自己是那麽地渺小和微不足道。其實所有的城市,都大同小異,都是人和物以及思想和集散的中心,隻是麵積的大小、樓房的高矮不盡相同而已。同樣的,上過蛾眉山,也就見識了天下名山;無論走到哪座名山,都會讓人感到似曾相似,隻不過名字不同而已。

見多識廣,並不見得就是好事,因為它可能會使一個人見怪不怪,甚至可能使一個人的心很快地變老,見了什麽都會說:不過如此。

他沒有心情、沒有那份閑情逸致欣賞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為了經濟利益,他得盡可能地減少在外逗留的時間,算計出行的路線和如何乘車才更加節約時間,從而減少開支。有一次出差,他連續8個晚上都在乘車,白天的時間則用來辦事。他出差時間最長的一次是25天,行程上萬公裏。最節約的時候,他一天隻吃了一碗麵條和兩個饅頭,價值不超過3元錢。他身上壓著來自家庭和工作上的雙重擔子,他的感覺和大腦已經遲鈍了,人心也疲憊了。他已經成了一個真正的丈夫和父親,**和幻想已經離他遠去。

葉明是一個戀家的男人。每次出差,隻要超過了一周時間,他就會想家。而且,心裏牽掛的是兩個人。到了晚上,特別想家,睡不好覺。時間越長,也就越是想家。這時他感到,有家真好,在家的感覺也真好。有時候恨不得飛回去才好。他非常佩服浙江人和福建人,他們一出門就幾個月不回家,如果能掙錢,他們甚至會把自己的家都搬到四川來。他們才是四海為家的男兒漢。四川人就不行,因為他們特別戀家。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似乎有著許多令川人自豪的東西,也因此而令人留戀。無論走到哪裏,他們都覺得還是自己的家鄉好,自己的家更好;真可謂“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

有了孩子,夫妻才不會無聊,家庭才會富有生機。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也是婚姻的紐帶,是家庭的真正財富。有了孩子,家庭也就有了更多的歡笑,有了更多的希望,有了不一樣的溫馨。葉明努力在家庭生活中尋找樂趣、尋找承擔家庭責任的理由。漸漸地,李馨的脾氣也改了許多。天天都要為著女兒轉,她的注意力也就從葉明身上分散了。卿卿我我的時間少了,但因此帶來的種種麻煩和莫名其妙的不愉快也少了。這使葉明在精神上感到輕鬆了許多。

李馨的家人在葉明的家裏,也改變了李馨對葉明的態度。對他們一家人來說,葉明成了衣食父母。他們一家人,對葉明也非常尊重。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包括她父親,也對葉明刮目相看了。

晶晶長得很好。葉明給她買的是最好的奶粉,完全按照育兒書上的知識哺育她。她也很乖,很少哭鬧,也很少生病,甚至很少尿床。

她長得更像葉明。眼睛是單眼皮,一點也不像她媽媽眼睛,很多人都覺得有點兒惋惜。但葉明喜歡她的模樣,覺得她的模樣很好看。在父母眼裏,孩子總是自己的更乖,這可一點不假。

晶晶說話很早,差不多剛半歲的時候,她就會叫爸爸了。她並不知道爸爸意味著什麽,也許她並不知道那是在叫誰,但她突然就會叫了,而且連連叫個不停。聽見她第一次叫爸爸,葉明感到即陌生又親切,興奮不已。也許她看見了葉明對她的叫聲的反應之後,漫漫才明白爸爸是什麽意思,才知道了那是在叫誰。

麵對女兒,葉明心裏最清楚,父親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