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皇叔

第三十九章 洛陽啊,洛陽

老君山上,朱常浩順利地將曹士珩請下山來,加入到自己的訪親探友大軍中,其實是曹士珩想獲得瑞王支持的結果。

下山後,朱常浩在軍帳中對曹士珩進行接風,並讓女眷相陪。席間,曹士珩見到布木布泰之後,大驚失色,然後,又感到有些可惜,接著,在袖子裏又暗自掐手指推算,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朱常浩將這一幕看在眼裏,打算宴席結束後,問一問這老道到底算到了什麽。

席間大家還是非常融洽的,特別是曹士珩的幽默風趣,博學多才,也讓大家見識到了他的才華。

冬日的宴席,驚人地花了朱常浩近一個時辰,眼看著大家吃的也差不多了,女眷們也有些困了,告退後就休息去了。

不過曹士珩留了下來,朱常浩也沒有矯情,他笑著問道,“俞俞子道長,孤王在席上看見你瞅著布木布泰又掐又算的,是不是有什麽收獲啊?”

“回王爺,說收獲不敢當,不過,老道看到此女的麵向,有些事情還可以說道說道的。”

“哦,那你給本王說說,你都看出什麽來了?”

“王爺,說出來你也許不敢信,不過,老道說出的這些話,就是東漢時期的張天師他都不會否決的!”

“那你就說說吧!”

“是,王爺,那位名叫布木布泰的姑娘,明顯就是一位番邦女子,如果老道所猜測不錯,她應該是科爾沁草原。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此女有帝王之氣,不過,氣脈上屬於鳳棲龍巢,雖然有君臨天下之威,可惜,一生命途坎坷,早年喪夫,中年失子,晚年攜幼,但命息悠長,皇氣最終也會扶正。

可惜老道推算命脈的時候,發現她天機卻被人在近期給隔斷,而隔斷之人,老道是怎樣都算不出來。唉,老道估計,隔斷之人是不是天外來客呢?可一想,也不對,近期隻有王爺您給把此女弄到身邊的,難道王爺是天外來客,好可笑啊!”

朱常浩細心地聽完曹士珩的推算,心裏有些惶恐不已,嘴裏暗罵道,“娘的,你這牛鼻子還是有兩把刷子啊,可不是嗎,在布木布泰三十歲的時候,那年皇太極五十二歲,猝死在後宮。這難道不是早年喪夫嗎。

布木布泰五十七歲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福臨(順治)死在了養心殿,野史上說是在五台山出家當和尚去了,不過,出家,遁入空門,和喪子基本上沒有兩樣。

晚年攜幼,更好解釋,後來布木布泰不就成了孝莊皇太後了,也就是康熙康麻子的祖母了,果然,在這位祖母的輔佐下,康麻子總算總算完成了大清的統一,當上了名至如歸的皇帝,不就是龍氣歸位了嗎?

對於後麵所謂的天外來客,其實算的沒錯,朱常浩自己的靈魂本來就是來自於二十一世紀,根本不屬於這個時空,不是天外來客是什麽呢?”

朱常浩今天對這所謂的道術算是有些見解了,雖然不全信,但是華夏這些神秘的學術,朱常浩覺得,應該還是將其發揚光

大,在華夏好多的曆史上,許多推進文明進程的東西都是道家創造的,如火藥來自於煉丹術,指南針來自於看風水,造紙術來自於畫符咒,雕版印刷術最早是刻印經文的。

而神秘的術數,推算,秘術,應該是更上一層的,到二十一世紀都不能完全解釋的科學。

想到這些,朱常浩笑著對曹士珩說道,“道長說的有理,不管是什麽,本王都是相信道長的,而且,本王決定,回到漢中後,會為道長建一座道家書院,而太平道的發源地就在漢中,第一代天師張魯就在漢中弘揚道場的,相信在祖師的發源地,道長你恢複道家昔日的榮光,那是何等的榮耀啊!”

“感謝王爺對老道的支持,老道一定為瑞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嗬嗬,道長嚴重了,你有這份心,本王就覺得很滿足了。”

午後的休息,很快就結束了,而這個午後,朱常浩和曹士珩的交談,也收場了。

接下來,就是朝嵩縣進發。

說起嵩縣,這曆史沿革的很長。

在曆史上,嵩縣,炎帝時稱伊國,春秋為陸渾戎地,夏時為豫州伊闕地。商代稱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與此。戰國為韓之高都,漢置陸渾縣,屬弘農郡,金改嵩州。晉改屬河南郡。東魏改為陸渾縣,屬新城郡,又置北荊州、宜陽郡及南陸渾縣。隋開皇初改置伊州,大業初改為陸渾縣,屬河南尹。

唐分置伊陽縣,與陸渾縣並存,俱屬河南府。五代時並陸渾入伊陽,宋紹興九年(1139)升為順州。金改名為嵩州,屬南京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始名嵩縣。

地理位置上來說,嵩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於嵩山起脈而得名。

當朱常浩一行快馬加鞭的來到嵩縣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就地安營紮寨。

晚上,朱常浩的幾個大老爺們,和曹士珩一起論道,結果這老道竟然說起了這嵩縣的地理水脈,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什麽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條較大的河流,分別隸屬於黃河、淮水、長江三大流域。

邊界上,東接汝陽、魯山,南鄰南召、內鄉,西依欒川、洛寧,北與宜陽、伊川接壤,是一處富庶之地,現在都屬於福王的封地了。

大家聽完最後一句話,都沉默了,朱常浩心裏卻冷笑不已,“福王,我的好三哥,你這麽多的封地,那糧食老子就給你盜走,讓你一朝回到解放前,當然,福王是不知道什麽“解放前”的!”

大家走了,睡覺去了,而明天的啟程就是伊川縣了,這是離洛陽最近的一個縣,在洛陽府的管轄範圍裏,屬於上縣。

說實話,朱常浩也明白,伊川縣北依洛陽城區,南接嵩縣,東臨登封,西望宜陽,東北與偃師接壤,東南與汝州市毗鄰。在曆史上,出過大宰相範仲淹,還有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尹川書院,還有最著名的酒祖杜康,也在這裏。

朱常浩在

這裏停留一天,和自己的屬下逛了一天的伊川縣的這裏名勝。

就在傍晚回營的時候,折忠信來報,說他們押送的數十車禮品已經在洛陽的南門外等待王爺的抵達。

朱常浩聽到在這裏,就不在多語,對折忠信說道,“告訴他們,原地等待,本王明天一早抵達!”

“是,王爺,那小的告退”,說完,在逐漸黑沉的夜色中,折忠信快馬奔去。

遊蕩了一天,大家也累了,就早早地休息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的巳時的時候,朱常浩他們已經抵達了洛陽。

看到洛陽雄威的城牆,傍邊的老道滔滔不絕地朱常浩解釋道說道,“王爺,洛陽古稱雒陽、豫州,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遊,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朱常浩聽到這裏,促狹地對老道說道,“還有別的嗎?”

“王爺,洛陽可不簡單,是龍氣孕育之地啊,上古之時,湯、武定九鼎於河洛,周公“製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老子著有《道德經》,蘇秦佩六國相印,縱橫遊說於六國之間,才子賈誼博懷濟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漢書》,許慎著《說文解字》,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虞初的《周說》,陳壽的《三國誌》,歐陽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等,無一不是在洛陽這塊沃土上完成的。程頤、程顥兄弟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穀二十四友”等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洛陽才子”,“漢魏文章半洛陽”。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

朱常浩聽到這裏,趕緊說道,“道長,孤王曉得了,請道長說點別的吧。”

“那老道就賣弄一下,這洛陽還有一山,名叫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郟山。它像一條長龍蜿蜒橫臥洛陽之北,東西橫旦數百裏,高約八十一丈,如同洛陽的天然屏障。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氣勢雄偉、土質深厚的北邙當作死後長眠的好地方。還有洛浦秋風。說的就是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餘年,經過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風景之勝。

那時的洛河,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長橋臥波,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特別是“金風消夏”、“半月橫秋”的時節,更是充滿詩情畫意。數千年來,洛濱景色不知使多少古今文人墨客流連忘返。早在三國時,曹子建說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就借題發揮寫了一篇《洛神賦》。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都曾徘徊洛濱,不忍離去。唐高宗時,上官儀循著河堤,緩轡詠詩,洛濱景色之佳,可以想見。還有平泉朝遊…”

老道說完墓地,就說美女,朱常浩卻是急了。趕緊說道“道長,好了,以後再給本王講吧,我們暫且停下來,你看,我的那三哥,福王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