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該這麽讀日本

蒙古襲來——文永、弘安之役

在“二戰”中,日本有過一支非常有名的敢死隊——神風突擊隊。而這“神風”兩字,就和本篇有關了。

那還是一千多年前,中歐大陸大部分地區已經被一個叫蒙古的民族的鐵蹄踏過了,之前與日本有貿易交往的南宋朝廷更加岌岌可危。這個時候的蒙古大汗忽必烈,突然想到了日本。這彈丸小國,也該歸順我大蒙古帝國的。爺爺說了,凡是太陽照到的地方,都應是我蒙古的牧場。

大家可別誤會,當時的日本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所以,忽必烈肯定不是想派些人到那裏留學或者打工、扛麻包。他是聽說了日本生產白銀,那可是大大的好東西。相比中國雖然物產豐富,啥都有就是沒有金銀。

想到就要做,派人過去!不過最初沒有直接派大部隊,就是一個使者。估計他想著嚇唬嚇唬,再給對方講講南宋、高麗的情況,就基本可以鎮住對方了。沒承想,此時日本的實際老大北條時宗根本就不給他麵子,把使者武力遣返回來。

這回忽必烈生氣了,後果那是非常的嚴重!

1274年,日本永十一年10月5日傍晚,蒙、漢、高麗共計三萬人,在對馬島的佐須浦登陸。當時別說沒有釣魚島糾紛,就是琉球也還是咱附屬國呢。對馬地頭宗助國(對馬是日本九州北方玄界灘的一組群島,位於對馬海峽東端;地頭是一個兵製單位的長官職稱,宗助國是姓氏。地頭宗助國好比軍長李雲龍。)及其手下武士進行偷襲,但是因為人數相差過大,大部分戰死,元軍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屠殺。16、17日,元軍攻陷平戶島的能古、鷹島,處理方法仍沿襲與南宋作戰的經驗,凡抵抗者屠之。19日抵達九州島博多灣,隨即進行軍隊登陸。這裏的登陸戰也比較輕鬆,很快就占領今津作為落腳點。20日上午,元軍與集結在博多灣附近的日軍進行了首次大規模作戰。

當時日本的作戰實力和元軍相比,相差是非常懸殊的。首先說作戰習慣,當時生產力相對落後,軍隊也無組織、無紀律,將不服從指揮單獨冒進視為英雄,而且喜歡在戰場上單打獨鬥,非常有我們戰國時候的作風。不過這樣的方式,我們當時就已經扔了快一千年了。反觀元軍,看過金庸小說的都知道,他們以十人、百人、千人、萬人為作戰單位,配有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屬於集團協調作戰。再說這兵器,日本的經濟落後,並且製作工藝也不怎麽樣。據有關人士考證,他們的弓箭射程隻有蒙古人的一半。這戰鬥就可想而知了,你要拚死向敵人跑出好幾十米之後,才能射到對方。這就像拿著步槍和大炮作戰一樣,而且還是擺開了打,不能搞個迂回包抄啥的。這日本隊伍被蒙古大部隊來回一衝,就沒了建製了。不過這也有個好處,日本部隊本就以地頭、有名的禦家人、族長為核心,多是三五成群的作戰單位,身邊是否有自己的人,並不影響他們的戰鬥意誌。戰爭這樣膠著著打了整整一天,最後日本部隊不得不退守到太宰府。

元軍也沒閑著,攻下了日本武士重點防守的百道源陣地。此後一番燒殺搶掠之後,由於人生地不熟,擔心對方搞個夜裏偷襲啥的,全員退守戰船之上。據筆者猜測,這一夜,日本方麵過得應該很不輕鬆,這大當家北條時宗更要愁得徹夜難眠了。不過,蒙古方麵也不好過。這支從中原派出來的隊伍,或許習慣了南宋部隊稍作抵抗就作鳥獸散的情況,對於日本武士這種拚死戰鬥,十分不適應。於是幾位蒙古部隊領導人一碰頭,認為之前低估了此戰的艱難程度,趁著還沒吃虧,趕緊撤吧!

第二天,日本武士抱著必死的決心出來尋找敵人時,竟意外找不到人了。經偵察才明白,對方溜了。那個歡欣雀躍啊,就像已經判定你得了絕症,然後又告訴你是誤診一樣的。

此役日本就稱做“永之戰”。

忽必烈當時忙著收拾南宋,抽不開身對付日本。等到1281年,弘安四年,忽必烈掃平了南宋有組織的反抗,回過頭要報複北條時宗了,這就是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稱之為“弘安之戰”。

元軍兵分東路軍和新歸附的江南軍。東路軍5月3日從高麗出發,5月21日,到達了對馬島。立刻向對馬島佐賀浦、大明浦渡口發起了攻擊。很快對馬島陷落,元軍趁勢又攻下了壹岐島。

占領此地之後,元軍繼續推進,攻打博多灣,打算從那裏登陸。但是自永之戰與蒙古人交過手之後,北條時宗也沒閑著,在博多灣花費重金修築了大量石製防禦工事。這些工事此時大大地起了作用,搞得元軍死活登不了岸。這樣戰鬥打了一個來月,蒙古部隊別說消滅敵人了,登岸作戰都沒實現!不得已,隻好退回壹岐島。

7月初,東路軍等來了姍姍來遲的江南軍。高級將領坐在一起,進行了緊急磋商。不過氣氛並不融洽,大家對於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作戰心裏都沒底,分配到的任務都極力推脫扯皮,這樣又耗過了很久,直到7月底,才定下7月30日總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蒼天沒有給我們機會看看這場決戰是怎麽打的,就派來了自己的使者——颶風,也就是我們最前麵提到的被日本人稱為“神風”的。東路軍中多是北方人,個個旱鴨子,小風小浪都暈船,更何況這種大風暴。一場暴風刮下來,搞得元軍七葷八素,死傷慘重,也把元軍好不容易攢起來的戰鬥意誌給吹跑了。大家這次行動異常統一,撤!勝利有各自勝利的方式,失敗卻都一樣的。掉頭就跑,毫無組織紀律。最後大風吹到海裏淹死的,被組織拋棄在各個島嶼上的元軍不計其數。

日本真是幸運,就這樣又贏了弘安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