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才是硬道理——南北媾和
南朝老臣北畠親房雖說也是老謀深算,但是論起老奸巨猾,還得是足利尊氏。足利直義死後,北畠親房覺得不對勁,這才明白足利尊氏是詐降。其實背叛這回事,要怪就怪北畠親房過於輕信,竟然會對足利尊氏抱有幻想。
北畠親房趕忙采取補救措施,他立刻發動南朝將領,將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勢力徹底清除。可是,為時已晚,足利尊氏的實力已經坐大,隻可惜千年古都京都成了雙方的必爭之地,昔日繁華錦繡的亭台樓閣全成了斷壁殘垣。
持續不斷的爭戰,讓雙方的人馬都疲憊不堪,而且人心不穩。所謂忠誠被拋到曆史的垃圾堆,賣主求榮成了亂世的生存法則。隻要肯背叛就會大有好處,足利尊氏不就是這方麵的楷模嗎?所以,作戰的武士們不再是為主人、為義作戰,而是為“利”作戰,誰給好處就給誰賣命。
足利尊氏手下有一對叫山名時氏和山名師義的父子,追隨足利尊氏幾十年了,也立了不少戰功。有一次作戰時,足利尊氏許諾將若狹的一座莊園賞給山名師義,可賞賜令還沒下來,又出現了戰亂,山名師義便跟著足利尊氏再去戰鬥。想象著那座漂亮氣派的莊園,裏麵再養幾個美麗漂亮的女人,山名師義做夢都會笑醒。最後仗打贏了,山名師義滿心歡喜,等著足利尊氏將莊園賞賜給自己,哪知足利尊氏好像“忘記”了這回事,莊園沒他的份了。山名師義不死心,又托人去給足利尊氏提個醒,誰知足利尊氏還是不給。山名師義滿腔怒火帶人回到了自己家鄉,把情況告訴了父親山名時氏。山名時氏一聽也是火冒三丈,辛辛苦苦幾十年,連個莊園都舍不得給,誰還替你賣命?父子倆一合計,決定帶著人馬投奔南朝了。
投奔了南朝後不久,山名父子聯同楠正儀(楠正行之弟),攻陷了京都,俘虜了北朝的幾位上皇和光明天皇。足利尊氏想發兵討伐,可是天皇、上皇都沒了,師出無名,正發愁的時候,他兒子足利義銓找到了一條漏網之魚,光嚴上皇的二兒子彌仁親王,足利義銓趕緊把他弄出來立為新天皇,稱後光嚴天皇,然後再以天皇的名義發兵攻打京都,竟將京都又奪了回來。
不久,山名父子夥同足利義冬又殺入京都,趕跑了足利尊氏、足利義銓父子。兩個月後,足利尊氏又將京都奪回。如此反複多次,雙方的人馬都極度疲勞,士氣都十分低落。
就在這期間,南朝的老臣、主心骨北畠親房病逝了,這對南朝來說是個極大的損失。他死後,南朝的統一計劃沒人主持了。
當然,這對足利尊氏來說是個好消息,但盤踞在九州島的足利義冬成為了他的心腹大患。他在京都休整了一段時間後,一邊派人假意和南朝談和,一邊調兵遣將,等和南朝達成停戰協議時,就立刻決定動手收拾自己的兒子足利義冬。可就在足利尊氏出征前夕,因舊病複發,不治而亡。他的兒子足利義銓承襲了他的征夷大將軍之位。
南朝聞知足利尊氏的死訊,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去大搶一場。足利義銓領兵來戰,攻下了赤阪城,足利義銓有心言和,就派人聯係了據守金剛山的楠正儀。楠正儀也是主和派,覺得應該以和為貴,雙方就和平問題進行了秘密磋商。
磋商了兩年,總算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就差最後一個步驟了。最後,後村上天皇正式派人到京都講和,但是他給足利義銓的聖旨裏用了“降伏”兩個字,這可把足利義銓惹毛了,他立刻翻臉,以前的和平協議全部作廢。
楠正儀企圖重新與足利義銓修好,但足利義銓不久就一病而亡,和談無望。而南朝這邊,後村上天皇幾個月後也病死了,新上任的長慶天皇對楠正儀不太重用,朝臣們對楠正儀的所作所為也不理解,對他冷言譏諷。所以,楠正儀在南朝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此情此景,叫楠正儀情可以堪?極度的失望讓他對南北和談失去了信心。
足利義銓死後,他的長子足利義滿承襲了征夷大將軍之位,時年11歲,由管領細川賴之輔佐。細川賴之本是足利氏的同族,軍事才能突出,立有戰功,之後仕途順利,節節攀升,最終成為幕府執事,深得足利義銓的信任。足利義詮臨終前,也把年幼的兒子足利義滿托付給了他。
細川賴之雖然是一員武將,但酷愛讀書,擅長謀略,興之所至還能吟詩作賦,大有儒士之風。與那些舉止粗魯,隻會揮刀子砍人或被人砍的武將有天壤之別。日本久經戰亂,細川賴之恩威並施,收服了那些不服氣的老將,慢慢將日本重新安定下來,為足利幕府的興旺作出了巨大貢獻。
當前更重要的是,細川賴之也是主和派,反對這種無休無止、無意義的戰爭,這與一心想實現和平統一的楠正儀不謀而合。
其實,細川賴之和楠正儀早就認識,兩人情投意合,惺惺相惜,聊得十分投機。正好此時楠正儀在南朝鬱鬱不得誌,十分苦惱,聽說老朋友在幕府混得不錯,就暗中與細川賴之取得了聯係,並當機立斷,脫離南朝投入了足利氏的懷抱。南朝越發弱勢了。
時間飛逝,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後醍醐天皇安插在全國各地,同足利氏鬥爭的幾位皇子一個個相繼去世了。並且,在這二十多年中,足利義滿南征北討,平定了那些雄踞一方、不服指揮的“亂黨”,又實行“懷柔”政策,民心大為安定,為南北和談創造了條件。
南朝主戰的長慶天皇禪位於後龜山天皇,南朝主和派又占了上風。而北朝這邊,此前一年,後圓融天皇也禪位給了後小鬆天皇。足利義滿就想統一南北,如今條件成熟,他就與南朝提出了和平談判。
經過幾番談判下來,達成了以下協議:
一、南朝交出天皇神器,南朝後龜山天皇讓位於北朝後小鬆天皇;
二、和談後,恢複兩統交替為帝的慣例;
三、天皇莊園的收入歸北朝,其他地方的收入歸南朝。
就這樣,南北朝表麵上算是完成了統一。
後龜山天皇興衝衝地帶著天皇神器來到了京都,完成了三條協議中的第一條,但是足利義滿卻拒不履行後兩條,南朝君臣這才發覺受騙,異常憤慨。後龜山天皇怕留在京都會遭足利義滿的毒手,就潛逃回了吉野。此後,南朝皇室後裔為了恢複舊業,又斷斷續續進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