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懂得分享與愛,缺少感恩的心
我國的感恩教育淵遠流長,自古就有施恩圖報的古訓,有投之以李、報之以桃的處世信條,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美德。但是,對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對目前處在嬌生慣養環境中的中國孩子來說,卻成為一種奢望。一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漠視家人、老師、朋友的真情幫助,認為得到別人感情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難適應社會。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讓感恩教育融入每個孩子的心靈,讓感恩行動成為孩子終身受益的一種習慣與美德是當前家長所麵臨的重要課題。
1孩子為何不知感恩
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鬆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蘇聯作家高爾基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國自古就有知恩圖報的美德,並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之說。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要求,更是每個人都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但是這一基本的道德準則卻在中國孩子身上逐漸迷失。
一對打工夫妻將兒子帶到深圳讀書,省吃儉用費盡心血送兒子進入重點中學。每次遇到兒子學校開家長會,母親特別想去參加,但每一次都被兒子阻止了。一次,母親正準備參加家長會,兒子急了,對媽媽說:“你長得醜又沒化,去了隻會給我丟臉!”這席話讓媽媽半天沒吱聲。
兒子還常責備和怨恨父母無能,不能給他提供像同學一樣的學習條件。有一年的中秋節晚上,兒子掀翻家裏的一桌團圓飯,對父母痛斥道:“既然你們沒能力給我一個美好的生活,為什麽還要生我?我煩你們,我恨你們!”墜在地上的碗盤碎片紮傷了母親的腳,鮮血直流,兒子卻視而不見,摔門離去。那震耳欲聾的摔門聲,摔碎了父母的心。
當我們麵對年輕一代的冷漠和不懂感恩、不懂得愛別人、體諒別人時,很多人都在反思:為什麽我們的青少年會這樣呢?很多家長都在痛哭:為什麽我給他的一切他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呢?為什麽我們一切都為了孩子,最後他們卻不領情呢?
專家分析,一個人有沒有感恩的心,通常受幾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認知因素。俗話說“知恩圖報”,隻有知道了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才會產生報恩的意識。如果意識不到別人的付出,怎麽可能產生感恩之心呢?
第二,要親身體驗。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受到了家長更多的關懷與愛護。家長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要什麽,家長就給什麽,這種過分疼愛和過分保護弱化了孩子的親身體驗。
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過鼓勵。父母為孩子做事,許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時候,父母往往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孩子你不用這樣”……這就把孩子自發的感恩之心給扼殺掉了。
第四,家庭和社會氛圍的影響。做父母的如果不關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就會模仿父母。
感恩教育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基礎。隻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回報社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感恩意識不僅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所以,喚醒孩子的感恩意識家長們都責無旁貸。
2孩子的一顆冷漠的心
冷漠標誌著孩子心靈的麻木和責任感的消失。父母們要意識到:冷漠的孩子,他的人生難有幸福;對於他人,冷漠可能是傷人的利劍;對於國家,由冷漠者組成的民族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知名教師嚴新財
記得看過這樣一篇章:寒假孩子在家寫語作業,半天沒寫一個字,隻望著白紙發呆。母親在兒子身邊經過偷偷瞄了一眼,發現兒子正在冥思苦想題為《生活讓我懂得感恩》的作。
兒子想了半天,不知該從何寫起,便抬頭問媽媽:“媽,你說生活有什麽值得感激的?”母親反倒覺得應該感激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就讓兒子認真想想。
兒子卻覺得老師是在故意難為學生,便沒好氣地說:“我從來沒有接受過誰的施舍,也沒有要求過別人的幫助,我為什麽要去感恩別人呢?”
兒子的冷漠,讓母親出了一身冷汗。想想自己的家境並不算好,但盡量不委屈兒子,兒子要什麽幾乎沒有拒絕過。當她對父母有所求,想要東西的時候,甜言蜜語,跑前跑後,一旦目的達到,就對父母愛理不理。
兒子說:“在我心裏,朋友是第一位,親戚是第二位,父母是最後一位。”這句話讓母親很是傷心,一想起兒子變得如此絕情,她就忍不住直掉淚。
丈夫幾年前下崗,隻好另謀出路,在附近開了家小商店。兒子卻完全體會不到父親失業後家裏所麵臨的困境,依然大方地伸手向爸媽要錢買手表、自行車,仿佛爸媽就是銀行的自動取款機,隻要他想花錢,隨時都可以被滿足似的。
一次,兒子看見周圍同學好幾個都有名牌手機,回到家就向老爸要2000元買個比同學檔次更高的,老爸訓斥兒子:“不比學習,隻知道比吃比穿,沒那麽多錢供他買沒用的!”兒子就急了:“別的同學的爸媽都有錢,都買得起,你們為什麽就沒錢買?”並和家人進行了一場兩個星期的冷戰。
母親覺得老師出這個題目,正好是對兒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機會,她告訴兒子說,每個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便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他人無形中的關愛,小到一支鉛筆、一滴飲用水都凝結著他人的勞動,都值得我們去珍惜。
兒子不明白地問:“這些都是花錢買來的啊,又不是白用這些東西,為什麽還要感恩戴德的?”
“可是,兒子,你以為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風刮來的?都是家裏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不要花著一點不心疼。”母親繼續引導孩子,還給兒子講述了他一次得了疾病,需要住院,麵對昂貴的治療費,本因生活重擔變得瘦弱的父親偷著用賣血換來的錢交治療費一事,想讓孩子明白身邊的人默默地付出和犧牲。兒子卻怎麽也不明白,為什麽對自己的父母也要感恩。
造成孩子冷漠的原因之一,在於家長一切以孩子的學習為中心,在家長眼裏,永遠都是成績第一、排名第一、升學第一,有關孩子的人性教育,有關道德、倫理、愛心等等的人生教育內容,被疏忽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家長對孩子付出,並不是為了索取,也沒有指望他們今後會如何報答自己,但孩子由此形成的冷漠之心的確讓家長難以接受。
浙江一個名牌大學研究生,平時根本不寫家信,打電話就是要錢。為了買房子和女友同居,他不顧家裏生意賠本,張嘴要30萬元,父親借高利貸給了他。幾個月後他又要錢,父親拿不出,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說要脫離父子關係。這位疼愛兒子幾十年的老父親當場就哭了。
未來的人才不能是知識的巨人、感恩的矮子,情感的落後比知識和動手能力的落後更可怕。過半孩子不知何為感動是教育的情殤。孩子們的眼睛不能缺少蘊涵做人美感的感動的淚水。流不出淚花的眼睛再明亮,也不生動,無法打動自己,更無法打動別人,也無法打動世界。
3逆子弑母,談何感恩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得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
2000年2月25日,多家中央級媒體曾大規模報道了浙江金華第四中學17歲高中生徐力弑母事件。
徐力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由於父親長期在異地工作,基本上是由母親一人一手養大。母親是縣城某公司的普通職工,薪水微薄,工作之餘還要靠給別人打零工賺錢,來讓兒子一心一意地讀書。
徐力上高中之前,學習成績很優秀,也很用功,一直是老師眼裏的好學生,但是,升入高中後,學習狀況直線下滑,第一次考試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二。母親開始對兒子嚴加管教,限製兒子踢足球、看電視等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活動。兒子無法忍受母親的束縛,不久後的一天悲劇終於發生了。壓抑了很久的徐力心中怒火一瞬間爆發,不知哪裏來的膽量促使他從門口拿起一把木柄榔頭朝正在繡花的母親吳鳳仙後腦勺上砸去,直到致死。打死母親後,徐力感覺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接下來,為防止殺人事件外泄,他還采取了一係列移屍滅跡的手段,還給父親留下紙條,撒謊說“媽媽去杭州看病了”。但是,此事件很快敗露,徐力被警方逮捕。
在問訊中,一位一位辦案人員告訴徐力,他的行為危害了社會,徐力卻說:“我殺的是我媽,是家裏人,怎麽會危害社會?”其言行的冷漠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徐力弑母事件並非個例。北京市一名高中生朱宇因不滿母親曹紅管教,也曾弑母以故意殺人罪被逮捕。他先是騙母親喝下放有鎮靜劑的感冒衝劑,等母親睡熟後,和同學一起用繩子猛勒母親曹紅的頸部,造成曹紅機械性窒息死亡。
這還不算,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朱宇又和同學一起用菜刀將曹紅的屍體肢解,並裝入事先備好的旅行包內,於次日上午拋至湖內。
這些令人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類似事件無不刺激著世人的神經。這些作案的逆子如此心狠手辣,冷血凶殘,且不計後果,更不要奢求他們對給了自己生命的父母抱有感恩之情了。
這些少年殺母案,讓人們不禁思索,為什麽父母給孩子那麽多愛,孩子卻不領情,甚至還做出了敗壞人倫的事情?分析這種弑父或弑母案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案的行為人有著極為嚴重的人格扭曲和嚴重的性格偏離,根本不知道感恩為何物。
有調查資料顯示,在經調查的1148名北京初、高中學生裏,有143(百分號)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礙和心理問題,雖然他們在某些方麵表現得非常成熟,但是在另一方麵,卻又極不成熟。作案者根本沒有感恩之心,隻知道向父母索取,他們認為父母生下我,就得一切為了我;如果父母不為我,他們便恨父母如仇敵,在這種偏激意識指導下向父母行凶。
古人說:“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為人子女理應回報父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的獨生子女中,這一美德幾乎泯滅殆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當然,子不教,父之過。子女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弑父弑母,也與父母給了孩子窒息的愛有關,許多中國父母患上了“關懷強迫症”!所謂“關懷強迫症”,即一個人特別需要別人依賴自己,總是愛向別人提供別人不需要的關懷。並且,這種人還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為此,有的孩子才發出感慨:“我爸爸媽媽愛我愛得我都想去死!”所以,父母們應該給孩子切實需要的幫助和愛,而不是用無邊的愛讓孩子窒息。
4讓孩子學會給予
更需要的是給予,不是接受;因為愛是一個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裏蓬勃煥發,卻不容易叫它們在會客室中的水晶瓶裏盡情開放。
印度詩人泰戈爾
現在的孩子在家裏大多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求必應,隻知索取,不知給予,大人也不計較這些,認為孩子小,還不懂事,就處處順從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心理上都會有一定的缺陷,他們會認為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是別人應該給我的,幾乎沒有給予別人的概念,甚至在他們沒有得到時,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抱怨甚至仇恨。
但是孩子將來早晚要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人,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到那時,如果孩子隻“受”不知“給”,就容易產生人際關係危機,卻不知該如何處理,因為社會不可能“無條件”給予任何人想要的東西。
有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從小就喜歡別人給他買的吃的玩的東西,每次爸媽帶他到朋友家玩,小嘴巴甜甜的,叔叔阿姨給什麽就要什麽,甚至直接跟叔叔阿姨說想吃什麽,玩什麽,叔叔阿姨就把家裏有的東西“奉獻”出來,她的爸爸媽媽也不教育女兒這種“隨便索取”是不對的,由此孩子逐漸形成了伸手索取、隨便接受饋贈的習慣,對他人的給予沒有了感覺,感激之情漸漸泯滅,這為小女孩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大學時,這位女孩因為長得漂亮,受到好幾個男生的青睞,紛紛給她買禮物,甚至有的男生每月給他幾百塊錢,她都隨隨便便接受,她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後來,與男朋友發生了矛盾,不知道被哪個男朋友剮了一刀,被毀了容。
這就是教育孩子不到位,隻知索取、不知給予帶來的後果。教育孩子給予,就是培養孩子同情心和感恩之心。人不可能一輩子順順利利,永不求人的人很少。學會接受時感謝人的孩子,將來是一個有情的社會人;學會大方給予的孩子,將來是一個有義的人。有情有義的人,在社會上才受歡迎!
讓孩子學會給予,首先要讓孩子懂得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不允許孩子自己主動去向別人要東西吃,告訴孩子這樣沒禮貌;別人給自己東西時不要挑選貴重的,陌生人的饋贈不能接受;熟悉的鄰居的饋贈先婉言謝絕,實在盛情難卻時,要孩子真誠地說聲“謝謝”,並在恰當的時候報之以李,等等。
教給孩子明白,幫助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是一種給予。“給予”和“接受”是兩個方麵。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幫助他人。真正的快樂,應該是無私的。那就是自己快樂,也為別人創造快樂,這快樂必將擴大十倍、百倍、千倍……
這一點中國家長的意識比較弱一些。舉例來說,中國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家長就問:寶寶,在幼兒園裏老師給你喝牛奶了嗎?餅幹給你吃幾粒……而外國家長問自己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孩子從幼兒園或學校回家,家長會問孩子,在學校幫助老師與同學做了幾件好事?孩子假如說沒有,家長第二天會繼續問同樣的問題。一直到孩子有做為止,而且會加上一句,你做得很好,請繼續做。
對孩子的給予行為家長要給予及時的表揚。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看見孩子吃東西時逗孩子,但孩子給他東西時,又不吃,這樣是在教育孩子“就是給了爸爸媽媽他們也不會吃的”思想。所以孩子主動給東西時,一定要吃下去,雖然孩子的食品少了,但他的精神“糧食”多了。
此外,言教的過程中應伴隨身教。身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家長不但要用語言告訴孩子給予的道理,還要用自己的行動示範給孩子看,成為孩子的榜樣。
5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愛心
愛心是美德的基礎,也是美的最直接的表現。
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
愛心這個詞不僅讓人聯想到許多善行,而且它還能幫助人們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愛心使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一個孤立的人是難以達到目標的,正是愛心把人與人聯係起來,才有了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從古至今,愛心都被認為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和社會的靈魂。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講“王道”,都是以愛為核心的。愛心的產生,是基於個體的社會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而是在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漸形成的習慣性心理傾向,必須在童年時細心培養。
孩子的童心是很柔軟的,稍不注意就會被歲月磨得粗糙而堅硬,父母要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小事上不失時機地培養和保護孩子善良的心。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隻有當孩子不是從理智上,而是從內心裏體會到別人的痛苦時,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說我們在他們身上培養出了最重要的品質,那就是人們的愛。”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教育手段激發兒童產生積極的心理,使他們從小就能對符合社會道德的助人幫困行為產生愉快自豪並向往的情緒體驗。
一個男孩父母早逝,他與自己的妹妹相依為命,妹妹就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這個小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不幸的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了,男孩根本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盡管醫院已經免去了手術費,但不輸血的話妹妹仍會死去。
男孩的血型和妹妹完全相符。當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時,男孩開始猶豫了。這個10歲的孩子經過一番思考,終於點了點頭。
抽血的時候,男孩安靜地沒有發出一絲聲響,隻是向著臨**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後,男孩顫抖著問道:“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但轉瞬間就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這個10歲的孩子的心目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把血輸給了妹妹。在那一瞬間男孩所做出的決定是多麽勇敢,他甚至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醫生緊握著男孩的手,感動地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醫生微笑著說:“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都能再活50年!”
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幼稚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愛心,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愛心,沒有人與人之間發自肺腑的關愛,就不可能有人類的進步。擁有愛心不僅會使世界變得美好,而且也會更有助於人自身的身心健康。
對於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而言,沒有什麽能比愛和善良更重要的了,這是孩子將來親和社會的基礎和前提。孩子的愛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愛心傳播者。因此,孩子有沒有愛心。關鍵在於家長的引導和培養。
(1)做孩子的道德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有效的。父母的行為舉止,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想自己的孩子有愛心,父母就應該率先做出有愛心的行動,言傳身教無疑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教育方法。
平時在家裏,如果父母把給長輩倒茶、盛飯、搬凳子視為必做之事,逢年過節以孝為先,給長輩買東西、送禮物,還請孩子參謀該送什麽禮物……如果父母做到了關心孩子,對孩子說話總是溫和、體貼,還常常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如果父母做到了夫妻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在給孩子買禮物的同時,總不忘給愛人也買一份;吃東西時不忘提醒孩子給媽媽或爸爸也留一份……如果父母平時做了這些,相信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從而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關愛是一種後天強化的行為,隻有父母提供了榜樣,孩子才會去模仿,進而轉化為自發的行為。因此,父母更要以身作則,在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的同時,用自己的行為來教育孩子,起到示範的作用,在家庭中營造愛的氛圍,感染孩子的心靈。
(2)對孩子進行移情訓練
當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時,你可以啟發自己的孩子說:“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覺很疼?小弟弟一定也摔疼了,我們快去扶起他。”這樣,孩子的愛心不知不覺就培養起來了。
大多數人都在家庭、學校、職員中生活、學習和工作,與家人、朋友、集體處於密切的聯係中。人們所處的這種範圍,就像水池中的漣漪一樣,會不斷擴大,而家庭在這種關係之中是中心,孩子也正是在他生長的家庭中最初學到怎樣關心他人的,從而使他們能在周圍的環境中生存。
愛心的培養需要進行移情訓練,即讓孩子把自己痛苦時的感受與別人在同樣情境下的體驗加以對比,體會別人的心情。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體諒別人。父母可以孩子談談殘疾以及殘疾人,可以幫助孩子多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對處於痛苦狀態的人產生同情,進而培養他的愛心。
和孩子一起讀描寫殘疾人勇敢麵對生活挑戰的故事。最好讓孩子與身有殘疾的同學、友人、親戚、鄰居朋友相處,親眼目睹這些人的生活、親身體驗與他們在一起的內心感受,用這些殘疾人的事跡激勵孩子,並使孩子樹立起盡可能幫助殘疾人的思想。
眾所周知,取笑那些與眾人不同的人是幼稚無知的,但如果有人怕麻煩,而不首先向孩子們指明這一點那可能更是幼稚無知的。
(3)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愛心
孩子如果缺乏愛心,隻關心自己,隻顧自己的快樂,而無視別人的痛苦,甚至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樣的孩子是可怕的,而有愛心的孩子往往比較會關愛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愛心。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從側麵來教育孩子關心他人,關心動物,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如果出現動物弱肉強食的畫麵,不妨趁機對孩子說:“多恐怖呀,我們人類可不能這樣子!”
有相關調查表明,幼年飼養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細膩,心地比較善良。相反,從小沒有接觸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冷漠。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時表現為衝動易怒,出口傷人,行為粗魯,並且會欺負弱小的同學。
隻要孩子願意養小動物和植物,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允許他去養,並且自己隻在一旁進行必要的指導,而讓孩子親自動手,可以在家中養一些小狗、小貓、金魚等小動物,或者養一些花花草草,讓孩子去照顧,這樣往往會培養孩子的愛心。
(4)讓孩子知曉生活的真實
父母們總是擔心孩子吃苦頭,擔心孩子遭受挫折,盡管我們自己麵臨著許多生活的曲折和坎坷,盡管我們有許多不快樂和情緒不穩定,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不要過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擔,而竭力在孩子麵前保持心態的平穩,似乎生活中沒有什麽艱難,其實這是錯誤的。
父母應該讓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實情況,讓孩子從小就學著與父母一起分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隻有勤快的孩子才會懂事,知道關心體貼別人。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應該包辦,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家裏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可以做的,也應該盡量讓孩子去做。
隻有知道生活的真實,孩子才會理解父母、體諒父母,懂得關愛自己的家人,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成為朋友,讓孩子適宜地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實情況,有些父母總是自己累死累活,但對孩子的各種要求卻無條件地滿足,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缺乏愛心。
6為孩子的生命注入溫暖
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你感謝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謝,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英國作家薩克雷
據有關媒體報道:
蔣光在大學期間,家裏生意虧損、負債累累,可父母仍不肯虧欠他,每月給他1000元。蔣光考上研究生之後,平均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津貼,父母每月扔給他1000元;即便這樣,蔣光還隔三岔五打電話跟家裏要錢,理由是需要應酬。每次要完錢,他都匆匆掛掉電話,從不問家裏情況。後來,他以交女朋友、要買房子為由,向家裏索要33萬元,其後又找其弟索要15萬元,未得滿足後他大發脾氣,揚言要踩死老父,並聲稱要脫離父子關係。
看到這樣的故事,想必為人父母者都會心寒。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孩子卻一點都不懂得感恩圖報。但留意一下當前的社會現實不難發現,有許多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得到的愛和關心不懂得感激和回報,甚至還去傷害。有的家長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狠心了,可不是:中小學門口,孩子一出校門就把書包扔到了家長手上;每年新生入學,大學校園裏隨處可見扛著行李的家長和洋洋得意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悲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他們往往一味地付出,不奢望得到回報,結果誤導了孩子,使之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不去花心思體會和回報了。
教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以知足的心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去體驗身邊的人和事,去發現生活原來如此豐富和美好,孩子就會懂得關愛和回報,從而成為一個有愛心的、積極進取的人。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已成為當今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2005年8月3日正式頒布的新版上海市《中學生守則》中首次將學會感恩列為中學生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範之一。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做懂得感恩的父母
一個懂得感恩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具有感恩心的孩子。
感恩是對生命恩賜的領悟。這個世界,有我們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水和食物,也有能帶給我們美妙感受的月光、星鬥、花、音樂,還有世間的真情,等等。麵對如此的生命饋贈,為人父母的你怎能不懷抱一顆感恩之心呢?
感恩是對生存狀態的釋然。無論富足還是貧賤,無論平淡無奇還是曆經滄桑,都別忘了對生活感恩。在順境中可以體驗幸福,播撒關愛,在逆境中也要心存快樂,積極向上。
感恩能帶來很多良性的變化,因為感恩,我們會獲得心靈的安寧與純淨;因為感恩我們會獲得人脈與機遇。更重要的是,因為父母懂得感恩,孩子才能學會感恩。
(2)讓孩子懂得孝道,感恩父母
讓孩子孝敬父母,這不是做父母的自私,而是通過這種途徑來強化孩子的感恩之心。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感恩和孝道是緊密聯係的。孩子隻有感恩之心,然後才能化為對父母實實在在的孝順。反過來說,孝道體現出的是孩子的感恩心。
首先,引導孩子孝敬自己,也是父母的責任。
因為隻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會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父母應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體味生養和哺育的艱辛。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著有關生育圖片或錄像,讓孩子感受一個人從無到有、到胚胎、再到成形的胎兒,再到出生、長大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其中滲透了父母難以計算的心血和財力。這種直觀的影像會讓孩子切實地體會父母的恩德。
讓讓問媽媽:“媽媽,我是怎麽來的啊?”媽媽說:“你原先是我肚子裏的一個小肉球,後來你憋不住了,就跳出來了。”“啊?這麽簡單啊?生孩子也太容易了。”媽媽一下愣住了。
第二天,媽媽對讓讓說:“兒子,咱倆來玩個遊戲吧。你把你的足球綁在肚子上試試。”讓讓一聽,覺得很稀奇,就照辦了。可是,當讓讓真的綁上去以後才發現,走路變累了,彎腰也不行了,非常難受,嚷著:“不玩了,不玩了。”媽媽說:“我當年懷你的時候也是這麽累。你現在還覺得生孩子簡單嗎?”讓讓說:“不,媽媽,我終於理解了你的辛苦,媽媽,我讓你受累了。”從此以後,讓讓對媽媽孝順有加。
其次,應該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
有個孩子在學校裏自豪地對小夥伴說:“我媽媽愛吃魚頭,爸爸愛吃魚尾巴,所以常常一條魚的魚肉都被我吃了!”其實,哪有隻愛吃魚頭和魚尾的父母呢?這個孩子的父母隻是為了讓孩子多吃魚肉而已。父母如此善意地欺騙,孩子不僅不能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以為理所當然,自然不會產生感恩之心。
其實,這位孩子的父母完全可以坦誠告訴兒子:“其實,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魚肉,但是爸爸媽媽不舍得吃,爸爸媽媽希望留給你吃,讓你營養充足,健康成長。”孩子聽了此語,沒有不產生感恩之情的。
第三,適當地讓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艱難。
有的父母自己在工作中摸爬滾打,任勞任怨,但給孩子的總是一張笑臉,一副輕鬆自如的樣子,他們的本意是好的,怕艱難的生活現實會給孩子壓力;殊不知其結果可能導致孩子根本不能體諒父母的艱辛。
此外,教孩子懂得孝道,也離不開父母的自身示範。身為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態度和行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對中央電視台的某個公益廣告印象深刻媽媽在給婆婆洗腳,一轉身,看見孩子也搖搖晃晃地端了一盆水過來,要給媽媽洗腳。父母自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務必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感恩之心弘揚孝道。
(3)教導孩子尊敬老師,感謝師恩
古語雲:“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中華民族素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但現在有的孩子卻不懂得感謝師恩。
暑假裏,北京有位老師帶著一個學生團去夏令營,團員都是學校裏的優秀學生。因為人數比較多,乘坐的大巴座位不夠;等學生們都上車後,老師發現沒有自己的座位了,她隻好坐在車門邊的台階上。沒有一名學生主動站起來給老師讓座,或者表達關切之情。在持續幾天的活動中,凡在乘車時間裏,她都一直坐在台階上。
老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使者,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人,更值得求學期間的孩子們的尊敬。老師豐富了孩子的大腦,充實了孩子的知識,提高了孩子的智慧,孩子要成長,絕對離不開老師的教誨。所以對老師,孩子都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可上麵例子中的孩子太冷漠了。且不論老師有多麽辛苦,且不論要不要讓座,最起碼一句關懷一句問候總該有吧!可惜沒人想到。
感恩不是矯情,也不是虛偽,更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學得來的。必須讓孩子從小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裏,真心感受,再通過家長言傳身教的示範,使之耳濡目染,讓感恩的因子在靈魂中逐漸醞釀、發酵,內化於孩子的人格之中。
7留給孩子感恩的機會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佚名
現在許多孩子感恩意識淡薄,不知道師愛、父母恩是什麽,似乎老師傳授他們知識是應該的,父母辛苦養育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孩子天生冷漠、性格孤僻等原因有關,但也與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現在很多家長習慣了付出,隻要孩子幸福,不圖孩子能給予他們什麽回報,孩子的成長一直都在“得到”中渡過,這常常使孩子失去了感恩的機會,時間長了,孩子學會了享受,就會對他人付出的辛勞無動於衷。
有媒體做過一份有關孩子感恩的調查問卷,考察內容包括孩子對父母的了解程度,如“父母的生日是什麽時候?”“媽媽平時最煩惱的事情是什麽?”,“你最愛、最尊敬以及對你最有影響的人是誰”;父母為孩子做了哪些付出,如“父母每天下班為你做什麽?”“你生病時父母通常怎麽做?”;孩子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及感恩行動,如“天冷了,你給父母拿過衣服、圍過圍巾嗎?”“父母勞累了一天回來,你是否買菜、做飯、洗碗?”“父母生病時你為他們買藥、熬藥嗎?”意在引導孩子認真感受父母無私的愛。
調查問卷結果令人大為驚異,很少有孩子了解父母的年齡、生日、父母的希望和煩惱等基本情況,大多孩子回答“不知道”“不清楚”,要不就是不知道但又不好意思說出口,對於“你最愛、最尊敬以及對你最有影響的人是誰”這個問題,35(百分號)的人選擇體育、影視明星,甚至有29(百分號)的人選擇黑勢力老大,隻有15(百分號)的人選擇自己的父母。
看了這一調查結果,有些家長甚至會悲傷地感歎“我們的孩子怎麽了?”“現在的孩子怎麽不懂得感恩了?”“我連孩子幾點幾分出生都記得清清楚楚,她有一點點喜怒哀樂都牽動我的心,沒想到孩子對我卻這樣不在意。”
家長們在感歎、抱怨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同時,想一想你是否給予了孩足夠的感恩機會?父母如果隻是無私地給與孩子關愛,不知道給孩子知恩圖報的機會,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們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長此下來,孩子對父母之愛的感知能力就會降低,缺少對父母的關愛、缺少責任感。
給孩子創造表達感謝之情的機會,應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充分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感恩教育的載體。如: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裏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當家人過生日、節日時,提醒孩子說祝福的話,鼓勵孩子為親人準備禮物,如自製的賀卡、用自己的零用錢購買小禮物等來表達祝福和謝意,讓他感受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是快樂的。
父母在工作之餘,要多跟孩子談談工作上的煩惱和辛勞,讓孩子主動做些能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事。多數家長自己有了煩惱或者需要幫助時,不主動告訴孩子,更不要說請孩子幫忙了。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小,不明白大人的煩惱;還有的家長平時很少和孩子進行平等地溝通交流,孩子和家長有很大隔閡,造成孩子無法身同感受地體會父母的辛勞。其實,父母很有必要停下來與孩子交流交流感情,當孩子懂得了父母的不易之後,孩子會主動尋找機會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幫助孩子回憶曾經在生活上、學習上給予他幫助的人。平時,家長可以借某個事件引導孩子回憶別人曾經為自己做過哪些事,付出過怎樣的辛勞,更好地感受當時他人對自己的關愛。這個人可能是在學習上給予孩子無私奉獻的、可親可愛的老師,可能是自己生病時,幫助自己溫習功課的同學,可能是對自己的學業起到非常重大作用的親朋好友;也可能是下雨,把雨傘遞到自己手中、不求回報的陌生人。
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集體活動,如深入社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組成誌願者定期上門為孤寡老人照顧生活起居,與山區貧困的孩子開展助學活動等,以培養孩子樂於助人、關愛他人的行為,從而使孩子逐漸認識到感恩的重要性。
8讓孩子從小懂得生活的艱辛
我們希望把人們培養成生活上強有力的、能耐勞苦的和積極的人。因而我認為體育在學校中應占較大的地位,這不是口中說說而已,而且事實上如此。
蘇聯早期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加裏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應該說每一個父母關愛自己的孩子,嗬護自己的孩子都是毫無保留、無怨無悔的。但是,我們的孩子能體會得到父母的這一份濃濃的愛嗎?有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每天的工作是做什麽的,也不知道父母的收入是多少,不了解父母生活的艱辛,又怎麽能主動有感恩的意識呢?
有不少孩子的父母薪水很微薄,他們或者是跑摩托的,大冷天在外載客,而兩隻耳朵常常被冷風凍得通紅;有的家長在菜市上賣蔬菜,每天都要很早起來進貨,起早貪黑地為生計忙碌;還有的家長做烤鴨,租的房子集作坊、住宿於一體,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來供養孩子,但是,孩子一點不體諒父母的辛苦,一邊大手大腳地花錢,一邊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
吃晚飯時,桌子上沒有他們愛吃的紅燒鱔段,他們便把小嘴噘得老高,滿臉的不高興,任爸爸媽媽怎麽勸說,就是以不動筷子提出抗議。
這讓我們感慨頗深,也讓不少家長反思,父母含辛茹苦地承擔整個家庭的重擔,為什麽現在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為什麽對親生父母沒有感恩之情,從沒有為家長想一想、為家中盡一份力的心思?
或許現在的孩子生活得太好了,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了。
在這個經濟空前活躍和物質日益豐富的時代,幸福的孩子們再也不會像他們的父母或者父母的父母們,為了買一本字典,要遍扒垃圾箱搜集幾十支牙膏皮;為了買一套自己喜愛的小人書,要在課餘割上一個夏季的青草;為了一支棒冰,要頂著太陽撿滿一草帽殼的麥子。他們需要什麽,父母總會盡量滿足,而不管自己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殊不知,孩子的感恩之心就慢慢地在家長的過度關愛中泯滅了。
要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感恩之心,父母不僅要對孩子進行口頭上的教導,更重要的是要孩子適度“貧困”感受到生活的艱辛,不管父母有著多麽高的收入,也不管家庭的物質條件多麽的富裕。
有一個10歲的兒童,家庭條件並不寬裕,而且母親最近下崗了,而他一點不知道父母掙錢的不易,盲目與別的孩子攀比,別的孩子吃什麽好吃的,穿什麽名牌,他一定讓父母給買。父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對孩子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讓他利用周末的時間到馬路上賣報紙。
這位皮膚白皙、衣服整潔、長期生長在溫室裏的“小花朵”,成為大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孩子開始規規矩矩站在路邊賣報。小男孩頂著炎炎烈日,站了一上午站不住了,隻賣出去了4份報紙。
傍晚回到家,媽媽給孩子算了一筆賬,除去本錢一共賺錢了2元4角。
通過這次實踐,孩子親自體會到了掙錢的不易,明白了他所獨享的一切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用勞動汗水換來的,父母為家庭付出了太多,為自己付出了太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父母勞作的艱辛,逐漸打心底裏對父母產生了一種感激和敬重之情,這樣感恩的種子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悄悄萌芽了。
有一天晚上,媽媽將脫下的襪子扔進了垃圾桶,兒子見了,詫異地問:“媽媽,你怎麽把襪子扔了?”當媽媽告訴他那雙襪子已爛了洞,無法再穿隻能扔掉時,兒子將他的儲蓄罐捧到媽媽麵前,將裏麵的所有硬幣倒了出來。“媽媽,我隻有這7元錢,也不知夠不夠給你買雙襪子?”
讓孩子在實踐中體會過去不懂,不會珍惜的東西,改變孩子的冷漠,從而引發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感受到為他人服務是一件快樂的事的同時,體驗父母的辛勞,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