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缺少安全感,需要更多的家庭溫暖養成教育有失偏頗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戀感,這種依戀是孩子在與父母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過程中形成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父母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更需要父母為他們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
但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錯誤做法和不良的成長環境都會使得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失,比如,父母大發脾氣,訓斥孩子,對孩子施以體罰,還有家庭內部的爭吵、打架、父母分居或離異,都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和痛苦。如果孩子喪失了安全感,其自尊、自信、發揮潛能就無從談起,因此,保護孩子的心理安全應該引起父母的重視。
1歸屬感缺失造成的心靈失落
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一旦滾落就會破碎,不複存在。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康康的爸爸在政府部門工作,媽媽是小學教員,上麵有兩個姐姐,由於是超生,康康出生後不久就被送給了離家很遠的一個遠房親戚寄養,開始了他寄人籬下的生活。
有時,父母想兒子了,把他接回家住幾天,但是不敢讓外人看見。有時計生委會突擊檢查,父母就告訴他有人來抓他來了,讓他趕緊躲起來。年幼不懂事的康康,不知道為什麽總有人要抓他,為什麽自己不能和姐姐那樣光明正大地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更不明白父母為什麽生下他,卻又不想要他。雖然後來上初中後,父母將康康接到身邊,但是這個家對於康康來說太陌生了,他總是充滿了恐懼不安,很難融入新環境。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孩子找不到歸屬感,思想上無所寄托,生活上喪失信心,他們的心理就會出現一係列的問題,包括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缺失。
所謂安全感,是指人在生活中有種穩定的不害怕的感覺。它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一方的表現所帶給另一方的感受;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語言、行為和事物等方麵表現所帶來的心理狀態。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當一個人缺乏安全感時,其心理的成長就會停滯,而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則會更關心心靈的成長,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更容易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由於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父母有著很強的依戀性,有強烈的生存和被保護的需求,這種依戀關係會讓孩子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並從中得到溫暖,獲得幫助和愛,當他們在嚐試探索外部世界時,也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如果父母將孩子交由他人寄養,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依附感和安全感得不到滿足,就容易引發恐懼和焦慮甚至是失望和痛苦等負性情緒,嚴重的親情饑渴也會促使他們轉移到電視、電腦甚至同學、朋友身上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不會去管這些對他是利是害。
此外,當被寄養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有親生父母陪伴在身邊而備受寵愛的時候,就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反差,怨恨自己的父母甚至仇視,進而對別的孩子產生嫉妒,抱怨社會的不公。
有的父母可能會認為,我是孩子的父母,我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學,他怎麽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呢?其實,這是對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淺層次理解。歸屬感首先來源於個體對他人的心理依賴,是和溫暖、幸福相關聯的。
培養孩子的歸屬感,首先就要讓其在家庭裏獲得安全和可以依賴的心理感受。為人父母者,不僅僅是給孩子物質資料,更重要的是要經常跟孩子談心,讓孩子將家庭看作心靈的避風港。
其次,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需要。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也不覺得自己被家長需要,長此以往,孩子對家庭對家長都會有疏離感。父母不妨將家庭的一些事務和孩子商量,甚至可以讓他決定一些事情,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提升自信,增強對家庭的歸屬感。
當有些事情迫使父母要和孩子分離(如出差、生病住院等),建議父母提前為孩子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工作。如和孩子玩“媽媽出差去”的相關遊戲,通過扮演角色、模擬出差過程,讓孩子在心理上有所準備。有些父母由於害怕孩子哭鬧,常常悄悄離開,然後再讓其他親友對孩子說明真相,其實這種方法是不足取的。
2依戀關係失常,安全感缺失
童年時的心理缺陷或情感殘疾往往會影響一生的發展,而要彌補則需付出很大代價。
《父母必讀》雜誌副主編徐凡
我們都知道,蓋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蓋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穩。也就是說,地基堅固而牢靠,房子才會矗立得良久,不怕風吹雨打。人的生命同樣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這個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後頭幾年建築起來,影響這個人一生的身心健康,這個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對於孩子來說,最初的安全感是從哪裏來的呢?它是在幼年,特別是一歲之內的時候,從父母特別是母親那裏獲得的。兒童通常與母親形成第一個依戀關係,這是一個持久的聯係,在整個童年期都起著重要作用,甚至一直延續到青春期,假如這個關係是滿意的體驗,孩子會感到安全和被接受。
安全感的依戀感沒有建立起的孩子長大後情緒障礙的幾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會讓他自己覺得自己無能,會帶來**,多疑,恐懼,表現出不信任他人,自卑,缺乏安全感。恐懼和需求的矛盾會產生所有的行為問題和情緒障礙,如拖延、動力不足、抑鬱焦慮等。
在最早的幾個月裏,父母對孩子的需求如果能作出及時的回應,對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至關重要。當孩子哭泣時,父母主動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餓了及時喂奶,尿了及時換尿布,當孩子開心地笑時,父母同樣及時回應孩子開心的笑容,孩子會把父母當做安全的天堂。
在這一點上美國父母做得要比中國父母做得到位。
美國的父母非常照顧孩子的心理感受,陪伴孩子是他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如陪孩子看電視或做遊戲,給他們洗澡、講故事,哄孩子睡覺等等。一般隻要孩子哼哼唧唧表示不滿,不管多麽忙碌,母親都會放下手頭的活去看孩子有什麽需求。一個自幼在飲食起居有人照料的孩子,生活安定,家裏人的行為準則一致,他們行動起來就會心中有數,就比較容易獲得安全感。
相比而言,典型的中國家庭,出於各方麵的因素,很少中國父母能夠像美國父母那樣去對待孩子。有個別的父母時不時地以生氣的麵孔出現在孩子麵前;有的父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多變,高興時充滿熱情,不高興時,毫不掩飾自己的怒氣,對孩子大發脾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難以獲取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要麽過度怯懦,要麽膽大妄為;要麽過度粘人,要麽過度獨立。他們不願意獨立解決問題,而是依賴他人的幫助;離開慰籍物就六神無主、寢食不安;不敢參與競爭,不能接受失敗。
要幫孩子建立起正常的依戀關係,讓孩子們有安全感,有以下幾件事情我們要做到:
首先,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們每天都會對所見所聞產生“聯想”,隻是因為他們還不能非常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家人往往察覺不到。所以,不管是孩子看了動畫片或者周圍朋友出現一些意外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出現的問題,並且當天一定要多陪伴孩子。
其次,安慰愛哭的小孩。孩子莫名其妙地哭泣其實是在告訴你他的需求,你要耐心地傾聽他。在你的照料中,把你的能量輸送給他。
最後,別強製孩子做任何事情。在和孩子溝通交流時,父母說話要由命令式變成討論式,與孩子進行平等對話,先允許他有自己的見解,然後父母再進行引導,不要強製孩子聽從自己的命令和意見。家長心裏有了孩子,孩子就願意和家長在一起,表現出來就是對父母的依戀多一些。
3言語不當帶來的安全感缺失
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當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給孩子兩樣東西:根(安全感,引導他們活得健康快樂)和翅膀(自由,以及有機會成為所能做到的最出色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大衛埃爾凱特
許多父母發現孩子相當缺乏安全感,大人不在旁邊就容易焦慮不安;不敢一個人上廁所;太暗會怕,關燈會不敢睡;沒有大人陪伴就靜不下心做功課;常常黏在父母身邊,一刻也不能離開他的視線;在外頭被欺負了,不敢反擊,甚至回家也不敢講……孩子為什麽缺少安全感?這與中國父母平時不當用語有很大關係。最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的幾句話包括:
(1)媽媽(爸爸)不要你了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嚇唬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媽媽(爸爸)不要你了!”雖然這隻是一句氣話,但對於很多理解能力還不強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產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父母的強烈依戀關係會讓他們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如果父母假裝遺棄孩子,那麽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傷害,出現行為退縮、**、自卑、多疑、情緒不穩等表現。
(2)你是媽媽從垃圾桶裏撿來的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喜歡問“自己從哪裏來的”之類問題,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父母會開玩笑似的回答說:“你是媽媽從垃圾桶裏撿來的。”殊不知,這句不經心的玩笑話,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孩子在聽完這個回答以後經常會有悶悶不樂的表情。以後媽媽稍怠慢、冷落孩子,孩子就會想起自己是撿來的,不是親生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待遇。
所以,當孩子問及此問題時,父母應該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給他們一種安全的歸屬感。
(3)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
每當孩子纏人、不聽話的時候,媽媽總是喜歡輕描淡寫地逗孩子:“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由於孩子沒有判斷能力,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沒發展到可以辨別真偽的程度,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會有不安全感的印跡,那種感覺是很恐懼的。他可能會傻乎乎地緊張起來,不知所措地囁嚅:“不要啊,我會聽你話的,我一定會聽你話的。”父母一遍遍地說“不要你了”,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變得無奈、絕望,產生仿佛世界末日來臨前的無助感。
所以,對自己的孩子,在懲罰時永遠不要說我不要你了,我把你扔了。也不要真的把孩子丟在哪個地方或關在哪個房間裏。要讓孩子有安全感,就要給他愛,讓他覺得父母是愛他的,可以徹底信任的,在父母的懷抱裏有安全感,永遠不會被拋棄,這樣,他才相信,他是值得愛的,他是有價值的,他也會對別人建立起信任,不**、不猜疑,不過於苛求別人的友愛。
(4)我說不行就不行
類似言行還有“還敢頂嘴,反了你了!”“住嘴!你怎麽就是不聽話呢?”“屁股癢了是不是?”,等等。這是典型的**式教育方式,源於家長頭腦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導致親子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更會破壞孩子的公正心,妨礙孩子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可以說“害莫大焉”。
父母語言不當造成孩子缺乏愛和安全感,孩子就會缺少人格健康發展的原動力,會逐漸失去探索外部世界的信心。身為現代父母,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隨時掌握狀況,卻不提早介入、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建立起和自己內在、和宇宙那種自在的安全感,才是根本之道。
4因害怕懲罰而心驚膽戰
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
在我國,家長打罵孩子,通常被認為是不良教育方式並受到大多數人的譴責,但這種教育方式依然普遍存在。
有一位經常懲罰孩子的母親曾在信中這樣記錄道:
有時兒子淘氣,氣得我都想把他打死,可打了他我又心疼地掉淚。因為他特別膽小,挨打、挨罵時都傻呆呆的看起來像是很害怕,可過不了五分鍾又忘了。
兒子還經常撒謊,我火冒三丈,一巴掌就打下去,他爸爸一氣之下,拿起皮帶就抽。兒子往我身後躲,希望媽媽能在這為難之際為他擋一擋這無情的皮鞭,對那絕望的喊聲我充耳不聞,還一個勁咬牙切齒地助威,可事後我又後悔得不行……
如今還有許多家長受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這些傳統觀念認為,母親與孩子就是上對下,老對小的關係,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懂得和孩子平等相處,隻是按照自己的意誌來改變孩子的行為,隨意打罵孩子。還有些父母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見效快,有的認為“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打孩子是家庭內部的事,外人沒有權力幹涉”“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沒有過錯”。有的父母雖然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兩回事。於是,我們常常見到孩子回來晚了,把水潑在地上了,作業做錯了,考試考砸了,上課沒注意聽講,都可能被父母打罵一頓。
據中國官方媒體公布的一項由教育和法律界聯合進行的調查結果,中國家庭中打罵孩子現象十分普遍,有2/3的兒童挨過打。36(百分號)的孩子在家裏“經常”挨打,“偶爾”挨打的高達573(百分號),表示“從未”挨過打的占391(百分號);有15(百分號)的孩子在家裏“經常”挨罵,“偶爾”挨罵的高達69(百分號),表示“從未”挨過罵的隻有16(百分號)。
那麽,打罵孩子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呢?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假若孩子體驗到體罰的可怕和震驚,那麽在他的心靈裏,那種內在的自身天賦,作為自我教育的力量就減弱了。體罰越多、越殘酷,那麽自我教育的力量也就越薄弱。
家長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麵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而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猥瑣、自卑、膽小怕事、心驚膽戰的性格。
與中國孩子經常受到家長打罵的情景有所不同,國外的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到大人的尊重。以德國為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遇,可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這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提供了健全的法律保障。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國家長應多向外國父母學習,改善一下親子教育方式。前蘇聯傑出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家庭生活製度一開始就得到合理發展,處罰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裏,永遠不會有處罰的情形,這就是最正確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第一,和諧的親子關係不僅可以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增強孩子對家長的信賴,這樣,在孩子犯錯誤或者家長心情不好有懲罰孩子衝動的時候,就會因為親子情“網開一麵”而下不得狠手。同時,孩子信賴家長,當受到家長批評或打罵的時候,心裏會多一些“這樣做是為我好”的理解,從而降低心理上受到的傷害。
第二,耐心傾聽孩子。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麵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嚐試著多一份耐心,問問孩子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麵的情緒。
第三,孩子總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但有時家長會讓他們失望,他們因為不滿而哭鬧是很正常的,家長可以給他們一些時間來處理情緒,在他們心情稍微平靜時嚐試著轉移她的注意力。最好不要打罵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可能會模仿,並用在自己的人際交往中,影響他們人際交往態度的形成。
5吵架傷害的不僅是夫妻感情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條件,家庭心理氛圍好,你人際關係和諧,這孩子他心裏踏實,他有一種歸屬感,有安全感。
佚名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是最溫暖的,就其依戀關係、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培養來說,再沒有比家更重要的東西了。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憤怒、緊張、沮喪、不安的家庭環境中,感受著忽冷忽熱、變幻不定的家庭心理氣候,孩子就會得出一個結論:生活是不穩定的、不踏實的、不安全的。於是,一顆缺失安全感的種子,就這樣埋在了孩子的內心深處,並伴隨孩子一生。
家庭不和對孩子的危害性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麵:
一是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衝擊,產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夫妻吵架時往往吵得臉紅脖子粗,用高八度的嗓門大喊大叫,常常把孩子嚇得不知所措。夫妻倆吵得投入的時候,根本顧不上理會孩子,對孩子的哭喊、懇求也聽而不聞。孩子看到自己認為最親密的人之間也針鋒相對,會感到自己認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也不複存在,內心湧起深深的恐懼。
二是很小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不夠成熟,是無法區分事件本身和其發生的大環境的,也弄不清楚這件事情是否與自己有關,孩子們看到大人高興,也跟著高興;看到大人們吵架、生氣,會害怕並以為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乖,因此產生負疚感,並壓抑自己的自尊、降低自己的自我價值感。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自信心差,過分討好別人和環境。
三是經常麵對家庭“戰火”的孩子,容易變得焦慮、多疑,尤其易對婚姻產生恐懼感。有些孩子為此表示“不想重複父母的悲劇,長大堅決不結婚”。因為與離婚相比,孩子對父母吵架的心理體驗更為明顯,受到的直接傷害更大。
四是日常生活中,夫妻逢工作不順利、同事鬧矛盾、家庭有糾紛、大人心情不好時,往往為一點兒小事波及無辜的孩子,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在有些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自己“罵也無妨、打也無妨”,在夫妻吵架時對孩子撒氣似乎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殊不知,經常受到父母吵架洗禮的孩子,心靈上會產生很大傷害,他們隻好通過外界來尋找感情寄托。
概括而言,夫妻吵架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是管教觀念差異。在我國的傳統管教方式中,總有一方對孩子比較嚴厲,而另一方對孩子則比較寬容。孩子容易在其中找漏洞,進而造成夫妻爭吵。
二是婆媳關係。婆媳問題一直是中國家庭的一大困擾,如果婆媳之間無法和睦相處,那麽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夫妻感情,還會間接地影響到子女。
三是經濟問題.。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因為經濟問題而起爭執,大多是消費觀念上的差異所導致的。
不管哪種原因引起的家庭矛盾,應考慮到對孩子安全感造成的負麵影響,切勿感情用事。首先,要學會確切表達個人感受。許多夫妻之所以溝通失敗,就是因為不懂得如何表達個人感受。在未將個人情緒調適好的情況下去溝通,所以就容易造成爭執。比如說,你可以先告訴對方,由於剛剛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所以心裏覺得很難受,希望對方能夠體諒你的心情,接著再條理清晰地和對方談話,就能減少很多爭執和衝突。
家長都不應當著孩子的麵攻擊、數落另一方,或者指使孩子不理另一方,更不能拿無辜的孩子出氣,以免讓孩子感覺失去安全感,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過分關注父母的矛盾。
如果孩子親眼目睹了你們之間的戰爭,並且孩子已經到了懂事的年齡,事後,即使你們夫妻已經和好了,也別忘記了向孩子道歉,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做錯了”,吵架的事情已經過去,下次再麵臨相同的狀況時,爸爸媽媽一定可以處理得更好。雖然他不見得完全聽得懂,但卻能感受到你們對他的信任和愛。
6愛的缺失帶來的心理失衡
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
中國兒童學作家冰心
隨著離婚率的提高,如今的單親家庭越來越多,所謂的單親家庭是指隻有一個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並非僅僅源於離婚,還包括那些因病或事故失去雙親之一的情形。
單親家庭意味著完整家庭的消失,給雙親之一帶來心理上的悲痛和挫敗感,如果大人不能盡快從悲痛中走出來,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這包括被拋棄感:父母之一的離開意味著喪失和被拋棄,不論父母的離婚是在什麽樣的名譽或情形之下導致的;不安全感:伴隨著喪失與被拋棄感而來的,是孩子內心中的不安全感,過去的完整家庭不存在了,現在變得很孤單,經濟和居住條件可能都不如從前那樣有保障,未來可能還要麵臨一個重組的新家庭。
珍珍就是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女孩,4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後來,她在姥姥家和姨媽家都住過,因此從小她便缺少父愛,**多疑,缺少安全感,對婚姻充滿了恐懼,還伴有抑鬱、失眠、多夢,心情糟到了極點,甚至有自殺的傾向。可見,大人離婚對孩子心理的負麵影響是很大的。
作為單親父母,怎樣減輕孩子的不安全感呢?
首先,離婚後的單親父母在孩子麵前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有不少單親家庭的孩子具備很健康的心智,如熱情、懂事、善解人意,這取決於他的照顧者能夠積極樂觀地對待自身的婚姻突變,能讓孩子站在父母感情破裂的外麵,而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離婚是跟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否則孩子必然會沒有自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單親父母要將離婚後自憐自哀的心情收拾好,你不希望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首先自己要遠離這樣的狀態。
其次,離異後的單親家庭家長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把孩子作為精神世界的全部,因為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家長和孩子都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別過分“關注”孩子,否則過分的“親密”,用愛來控製孩子,會讓孩子有時扮演著他不該扮演的角色,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從而出現心理問題。
再次,單親父母應告訴自己:雖然做不成夫妻,但自己永遠是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感到雙親的愛會像過去一樣永遠陪伴他。為了不破壞孩子對雙親的忠誠,一方不能在孩子的麵前詆毀對方。要給孩子見對方或對方來探視孩子的自由。在孩子的撫養費上,為了減少孩子的被拋棄感,付費方不能因不滿對方而惡意拖延或拒付。
最後,要避免“婚內單親”。看看床頭掛著的大幅全家福,他(她)還在;打開全家的戶口簿,他(她)也在。可是,當老人因病臥床需要長期照顧、孩子無心學習期待耐心開導、廚房下水口堵塞急需疏通時,他(他)卻總是不在。特別是對於孩子而言,雖然生活在雙親家庭,但在生活、心理上卻隻感受到單親的照顧和愛的現象,即是當下熱議的“婚內單親”。
孩子由於感受不到溫馨和關愛,久而久之便會出現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具體表現在情感的脆弱、易激動、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沒有幸福感,心理失衡,甚至會覺得自己被遺棄感,從而對社會充滿仇恨,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調查顯示,常被父親拒絕和否認的孩子,易產生焦慮情緒。
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趨向內向和孤僻等特點,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或者把孩子的好朋友請到家裏來做客,或者帶孩子到公園裏去玩,也可以陪孩子看動畫片等等,總之,要多溝通。
7過度的保護是愛也是害
世界上有兩種生活方式:或靠自己的勤勞,或靠別人的愚蠢。二者必居其一。
法國作家拉布呂耶爾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村莊的附近有一條大河,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在水裏嬉戲,但是這條河流在帶給孩子們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的悲劇,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無情地吞噬生命。
在這個村子裏有一戶姓趙的人家,孩子是家裏的獨苗,經常跟小夥伴們到河裏玩水,有一天被父母發現了,都心疼的了不得,擔心孩子萬一有什麽閃失,父母以後的養老都會成問題。
於是,那一次父母把孩子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從此限製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去玩水。愛玩水的孩子隻能遠遠地看著小夥伴們在水裏盡情地玩耍,然而他想起父母那凶狠的表情,卻不敢靠近河流一步。
在父母看來禁止孩子玩水是保障孩子安全最好的辦法,但是他們沒想到會給孩子的生命造成隱患。孩子9歲那年,村裏發生了一場洪水,其他善於遊水的孩子都在這場意外災害中得以幸免,唯獨這個孩子嗆了幾口水後,就再也沒有爬上河岸。
父母強忍著喪子之痛,想想以前太溺愛孩子了,什麽危險的東西都不讓孩子碰,看見孩子削水果,擔心孩子會被水果刀傷到,馬上搶過來,替孩子削;看見孩子單獨過馬路,總是不放心,不是告訴孩子過馬路的安全方法,而是牽著孩子的手過馬路;孩子想體驗一下戶外生活,家長擔心孩子在燒烤野餐會玩火**;孩子喜歡登高望遠,爬樹、上房什麽的,父母總擔心孩子會有個三長兩短,常常阻止孩子做類似危險的事情。“火柴危險,不許動!”“菜刀會割破手指,不能動!”“煤氣危險,不要去摸它!”孩子做了之後還要恐嚇說“太危險了!你想嚇死媽媽不是?以後可不能冒這個險了。你想要什麽告訴媽媽,讓媽媽幫你去做。”這種一心想保護孩子免遭危險的媽媽,總是想讓孩子遠離危險物。然而,孩子遠離危險物就果真能確保安全嗎?
事實上,父母放不開手讓孩子自己嚐試,當危險真的發生時,孩子往往會亂了手腳,不知如何應對。另一方麵,父母告訴孩子這也危險,那也危險,會讓孩子產生不應有的畏懼心理,做起事來縮手縮腳,對新奇的事物也就失去了體驗的**。
其實,隻要父母提醒孩子使用水果刀的正確方法,過馬路的注意事項,告訴孩子戶外野炊要注意安全,指出爬樹要小心翼翼,而不是強迫阻止,孩子也會摸索出防止危險的方法。
比如,指導孩子學會使用火柴或菜刀,不僅教他如何使用,還要讓他反複操練。這種做法的優點有兩個:一是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以後,即使家長不在,他也不會去妄動那些曾經**過他的東西了。不要懷疑孩子一旦掌握了用法會不會越幹越想幹,一定要相信孩子,讓孩子盡情享受到與家長在一起使用危險物時的興奮、喜悅之情。二是孩子可以學會防止危險的要領,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他們掌握了技巧之後,即使一個人去做,也會安全無誤。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非常具有冒險精神,他雖然厭惡那些把商場視為賭場的人,但是他懂得風險越高,收益越大。馳騁商海,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生活提供給他的最偉大的曆險活動。
他曾說,他的人生軌跡就是一趟豐富的冒險旅程,如果讓他找出哪一次冒險對他對具有決定性、最關乎他的未來,那莫過於打入石油工業了。
當他一頭紮進煉油業,苦心經營不到一年,煉油為他贏得了巨大的利潤,在那一刻,他意識到,是膽量,是冒險精神,為他開通了一條新的生財管道。
他把他自身具有的這種冒險精神傳授給了兒子,為了讓兒子從小明白不能在別人的保護下生活,常常允許孩子們單人去劃獨木船或駕駛帆船,還讓他們去冒險,嚐試可能涉及的危險。為此,洛克菲勒9歲的兒子從小馬的背上摔下來過,12歲的兒子玩氣槍打傷過自己的腳,盡管父母心裏很害怕,但他們還是硬著頭皮讓孩子去嚐試。
危險總是難以避免的,作為父母的,不是讓孩子如何躲避危險,而是正視危險,孩子才能提高應對危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