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畸變,過高期望值和高標準要求是症結所在
如今的中國父母往往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百依百順,隻注重孩子的學習,隻要孩子學習成績好,父母可以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所以對孩子是有求必應,什麽家務都不讓他們幹,似乎是用一種贖罪的心態來為孩子效勞。然而,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卻離他們的預期目標越來越遠,任性、自私、叛逆、嫉妒、虛榮等缺陷在很多孩子身上體現得很明顯。
針對這一現狀,國外有學者無不擔憂地說:“一個人有人格缺陷是個人問題,但如果很多人都有人格缺陷,那就成了社會問題。最為可怕的問題是,這種人格缺陷如果再‘代代相傳’,將來的中國社會簡直難以想象。我真為中國孩子的未來擔憂”。
1任性“我就是太陽!”
任性和偏見就是自己個人主觀的意見和意向,是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還停留在奴隸的處境之中。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
任性是獨生子女經常出現的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認識範圍擴大,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自尊心、獨立性逐漸增強,這時就會產生任性行為,表現為孩子在獨立完成某件事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方麵;或為了維護自尊心而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方麵;或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險行為方麵。
父母一般會把這些情況看成是任性的消極品質,而孩子自己卻並不以為然,他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隨意的放任自己,毫無約束。
任性是孩子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孩子要挾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一種手段,它常常給為人父母者帶來很多的煩惱。但與成人相比,孩子的任性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家長應采取各種措施加以製止。
呂萌正上幼兒園大班,今年5歲活潑好動,聰明又機靈。在家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寵著她,從不拒絕她的任何要求,她也很會討人喜歡。不過,呂萌有一個壞習慣,就是總愛無理取鬧,非常任性,有時候無緣無故的就大鬧不止;她還特別挑食,老師一不注意,她就把不愛吃的東西偷偷倒掉;她明知道應該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可還是去搶小朋友的玩具……在家裏,呂萌經常把爺爺當馬騎,如果爺爺說腰疼不答應,呂萌便放聲大哭,爺爺隻好趴在地上讓她騎。
有一次,呂萌和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過了一會兒,她忽然大叫肚子疼。老師急忙跑過去,要抱她去看醫生。可她卻說:“我要讓媽媽帶我去,老師,你打電話把我媽媽叫來,快點,我就要疼死了。”老師隻好打電話叫來呂萌的媽媽。媽媽接到電話,當下就著急地跑來了。
小呂萌卻嗬嗬地笑著說:“我根本沒事,我是騙你們玩的,我就是有點想媽媽了。”見狀,媽媽和老師都感到十分無奈。
其實,孩子的任性絕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分溺愛與妥協所造成的。隻要孩子一耍小脾氣,開始又哭又鬧,父母就為難了。答應吧,孩子的要求明明是不合理的;可如果不答應,又心疼孩子,再加上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會在旁“規勸”。做父母的隻好敗下陣來,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教育原則,讓孩子如願以償,自我安慰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到了下一次。殊不知,父母的妥協隻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任性行為是殺手鐧,是達到目的的好手段。於是,下一次再有什麽要求時,孩子的哭鬧隻會更加嚴重,任性的程度隻會增加。
事實上,多數孩子隻是偶爾有點任性,真正習慣性任性的孩子還是少數。父母必須注意把孩子的任性同韌性區分開來。韌性是一種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表現為有主見、有追求、有毅力、有耐心、有獨立性和反抗精神。比如有的孩子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勸說其退學做工,但這孩子在幫助家長幹活的同時堅持上學讀書,還取得了好成績,這就是有韌性的表現。父母應當注意保護孩子的韌性,而幫助孩子改掉任性。
(1)注意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就像是一束潔白的絲,最初染上的顏色是由父母決定的。要戒除孩子的任性行為,父母應該從根本上抓起,讓孩子從小養成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的好品質。對已經出現任性行為的孩子,做父母的千萬不能“手軟”,不妨和孩子較點勁兒。無論是在外麵還是在家裏,當孩子耍起性子時,父母都不要輕易讓步,要顯示出不怕他鬧的態度。堅持原則,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概不允許。讓孩子明白,父母不答應的事情,無論他怎樣鬧,都是沒有用的。讓孩子懂得任性是沒有好處的,由此改變孩子對別人的態度,不再任性。
(2)分析孩子任性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任性並非是有意對抗大人,而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要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應該從分析孩子的任性心理入手,對症下藥。當孩子耍性子時,父母首先應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這樣做的原因,然後再對孩子講明白有關的道理。承認孩子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又要告訴孩子,他們的某些要求是家庭和社會條件所不容許的,他的所有要求都不是通過耍脾氣就能得到的。如此,就可以慢慢地對孩子的任性加以矯正了。
(3)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往往不聽話,而條件不好的卻很懂事。有鑒於此,對孩子的物質條件適當剝奪,將有利於改正孩子任性的壞習慣。比如,在吃東西時,不能讓孩子“點菜”,應該給什麽就吃什麽;不該買的玩具就一定不給買,孩子再怎麽鬧也堅決不答應。父母應意識到,孩子的各種心態與習慣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在小事上也要堅持原則,不能妥協。
對孩子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適當的延遲滿足,不立即答應他。當實現孩子要求的事情時,要對孩子講明這樣做的原因。讓孩子明白,隻有合理的要求和禮貌的態度才更有利於實現他的願望,從而幫助孩子逐漸克服任性的毛病。
(4)冷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
孩子的任性一般發生在父母不滿足他的某種需要的情況下。盡管父母給孩子講了一大堆道理,但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這時,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對孩子采取“冷處理”的方法,讓孩子盡情地哭鬧,一定不要妥協。當孩子感到自己這樣做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停止了。然後,父母再指出他剛才為什麽不對,危害是什麽,並要求下不為例。隻要做父母的始終堅持這樣做,孩子就能逐漸改掉任性的壞毛病了。
3依賴別讓孩子變成“小跟班”
人隻有克服依賴性,經受住了環境的磨練和考驗,才能走向成功與輝煌。
佚名
在生活中,有不少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愛纏人,就像小拖鬥一樣,大人走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寸步不離人。當大人急著要做什麽事情的時候,孩子死死抱著大人的腿不放,眼淚鼻涕一大把,一會兒看不到媽媽,就好像丟了心愛的東西一樣煩躁。
有的父母會認為,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聽話、順從,體貼,懂得孝順父母,殊不知這正是孩子依賴心理的表現。依賴性強的孩子缺乏主動性,認為自己不用動手,大人就會把一切都做好,因此,隻要跟著大人就行了。由於很少有機會做事,孩子會變得缺乏自信,不願意承擔任何的責任,遇到事情就直接求助於父母,把什麽問題都交給大人解決。毫無疑問,依賴心理對孩子成長的負麵影響是巨大的。
豆豆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有一次和同學們結束玩沙子的遊戲後,老師讓學生們到水龍頭前洗手,當好多孩子都洗完了手時,豆豆還蹲在水龍頭下邊一動不動。
原來豆豆在家裏,總有家長給他洗手,誰發現了他在等待,就馬上來幫忙。上學後也期待著有人給他這樣做,根本不想“自己也這樣去做”。
在家裏,豆豆自己用小勺吃飯,然而,父母為了節省時間,或怕孩子把飯菜撒得到處都是,便會把小勺從孩子手中拿走。類似的做法看起來確實省了不少事,然而這卻是造成孩子依賴行為的根源。
另外,褲子、毛衣、襪子、帽子等穿戴也要等著別人來幫忙。父母看到豆豆剛開始學習係鞋帶時,那艱難的樣子,隻是耐心地站了十分鍾,最後,終於忍不住還是幫他係上;每次,孩子一提到他和朋友吵架,父母馬上跳出來給他建議;有時孩子要自己走、自己跑、自己洗手絹,可是爸爸媽媽總怕孩子磕著碰著,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包辦。就這樣,孩子偶爾表現出來的獨立性也在父母的溫情和擔心中消散了。
有的父母會認為不管怎麽說,孩子畢竟還小,沒有經驗,他們確實需要依賴周圍的成人,太多的事情需要大人告訴他們怎麽做。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依賴大人,聽大人的話,會變得乖巧、可愛,順從,不會跟自己頂著幹,不會和自己唱反調,在管理孩子方麵會省不少心。
的確,父母處理家務事效率高。當孩子還沒有注意到之前,他們已經注意到了;當孩子還沒能注意到之前,他們已搶先動手做完了。殊不知,這種過分、缺乏理智的愛對孩子的影響是致命的。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聽父母的,孩子自己就無法從錯誤和失敗的經曆中得到成長,這無疑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判斷力和智力的發展,而且,孩子的這種依賴心理也很容易演化為冷漠、懶散。
美國心理學家戴爾說:“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間去成長,去試驗自己的能力,去學會如何對付危險的局勢。不要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們過多地做了,就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的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他的自立及信心。”這些都是符合教育規律的至理名言。
當父母發現孩子一天天長大,漸漸產生嚐試自己做事情的**時,比如取玩具、穿衣服、洗臉等等,不要橫加幹涉。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意識到,他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須依賴父母的“小可憐”。否則,孩子嚐試新事物的行為一旦遭到父母的幹涉,他們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折感,最後隻能放棄對新事物的探索,而這也意味著孩子們獨立的時間會被人為地推遲。
3自私當心占有的本能發生畸變
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麽他一生裏,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俄國作家馬明西比利亞克
現在的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經常會聽到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非常自私自利,時常聽到孩子說“這個凳子是我的”“我要一個人玩汽車”,或者每次吃飯時,都把喜歡的菜拿到自己麵前,不許其他家庭成員夾菜,還會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很大方地孝順給爸爸媽媽”。孩子為什麽會如此自私呢?有人說,人的自私是與生俱來的,有人說,人的自私是後天習得的,究竟哪種說法更符合實際呢?下麵這個例子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滔滔今年9歲,小學三年級學生,聰明伶俐,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常得老師的誇獎,父母也覺得臉上有光。
有一次,叔叔出題考上了滔滔算數:“我拿六塊糖給你和小妹妹一起均分,你要分幾塊給她?”
“分給她兩塊。”
“怎麽會是兩塊呢?你不是已經學會除法了?”
“我是學會了除法啦,但是小妹妹她並沒有學啊!”
滔滔的回答令全家人無語……
因為滔滔是家裏的獨生子,學習又好,父母對他疼愛有加,許多時候寧肯委屈自己,也不會委屈孩子,從小家裏“最大、最紅的蘋果”都是孩子的,孩子犯了什麽錯,父母也不會放在心上,隻是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有一次,鄰居家的小妹妹到滔滔家玩,桌上放著一籃蘋果,媽媽讓滔滔把那個最紅、最大的給妹妹吃。滔滔大大方方地把蘋果遞給了妹妹,可是當妹妹把蘋果放進嘴裏吃的時候,滔滔咧著嘴哭了起來。
為什麽這個孩子的前後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來,父母經常教育孩子把最大最紅的拿給長輩,而長輩們通常不吃,會把大蘋果還給孩子,還誇孩子多麽懂事:“寶寶真乖,那麽大方,這個蘋果還是寶寶自己吃吧。”“這麽好吃的東西,爸媽(或爺爺奶奶)都舍不得吃,就是專門留給寶寶吃的。”
而這時母親往往會教孩子說聲“謝謝”,然後,孩子就心安理得地接過來。孩子自小受到這樣的“洗腦”,形成一種習慣心理之後,孩子就會把讓蘋果當成一種形式,覺得讓讓也無所謂,反正蘋果最後還是歸自己。等到有一天,孩子把最大最紅的蘋果讓出去,發現不再屬於自己的時,就覺得上當受騙了,心裏就接受不了了。
還有一次,母親領著滔滔到朋友家做客,在吃午飯時,滔滔看到餐桌上有自己最愛吃的龍蝦,還沒等人們入座,他就一屁股坐到正中位,將那盤龍蝦攬到自己身邊,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一個人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弄得媽媽很尷尬。“我真不懂,我和他爸爸對他都是無私的,什麽都問問他要不要,但為什麽他卻那麽自私,什麽都要留給自己呢?”
原來,在家裏,父母總是把最好的菜留給滔滔吃,隻要是滔滔喜歡的東西就讓他一人獨享,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以為常,把這一切看做是應該的,一旦別人吃了、碰了“他的東西”,他就會不高興,甚至是發脾氣。這種慣養方式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私心理,在他心裏隻有自己,根本不會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可見,孩子產生自私自利的原因,一方麵是因孩子有天生的利己傾向,另一方麵是因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錯誤教育所造成的。自私的孩子,其行為對誰都有弊無利,父母應予以重視,及早預防。
要改變孩子自私的心理,首先父母要改變自己“學習好則百好”的錯誤認識,孩子隻要學習好,無論什麽事情都順著他來,注重智力教育,忽視德育和心理教育,孩子就會產生過分的占有**以及自大、獨尊的心態,處處都要別人遷就,常常提出一些無理要求。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輸入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確的,特別是第一次輸入信息的時候,不能出爾反爾、前後矛盾,尤其不能言行不一。如果父母不明白這點,而強迫孩子大方慷慨,甚至完全無視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用“爸爸媽媽不喜歡你”“不懂事”“不乖”“不聽話”等話來說服孩子,根本無法糾正孩子自私的心理。
4叛逆麵對說“不”的孩子
人們往往被自己親手做的棍子打倒。
英國諺語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會發現孩子不再那麽乖巧了,身上出現了一些抵觸情緒,比如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對乃至反抗等。這種情緒如任其發展就會形成逆反心理,阻礙孩子的人生發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這種不良心理。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不會表現為叛逆。但有時孩子講了一句錯話或辦錯了一件事,父母感到不滿意,就大聲訓斥或責罵,孩子受到了刺激,才變得大聲對抗,甚至以沉默抗議。久而久之,孩子便會形成逆反心理。事實上,父母的**管教方式並不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行得通,個別溫順的小孩會順服父母的權威,然而個別較剛烈的孩子則會反彈,天長日久,就形成了逆反心理。有些逆反心理嚴重的孩子,甚至無論父母說什麽他都反對。
東東小時候很可愛,也很惹人喜愛,可是不知從何時起,他學會了發脾氣,而且變得極為固執。無論媽媽和他說什麽,他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媽媽一個“不”字,就連平時最愛吃的巧克力,當媽媽問他要不要吃時,他也會說不吃。每次東東想幹什麽或想要什麽時,父母必須立即給予滿足,他根本就不容父母說話,為此,爸爸沒少批評他,但也無濟於事。
孩子對父母產生的對抗性的消極心理,是孩子逆反心理的具體體現,表現為父母讓他們做什麽,他們就偏不做,而父母不讓他們做的,他們卻非做不可。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有時候,可接受範圍內的叛逆行為,是和孩子的年齡有關係的,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孩子有少許的叛逆行為,父母不必大驚小怪,認為他是學壞了,應該像以往一樣關懷他、教育他,到了某個階段,這種叛逆行為就會自動消失了。
矯正孩子叛逆的傾向,父母應注意以下幾點:
(1)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多時候,父母都應當超越自己的角色,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孩子叛逆的根源,因為有時候孩子叛逆的根源是在父母身上。父母應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做孩子的榜樣;如果原因是在壞朋友身上,就應對孩子講明道理,禁止他們再和壞朋友來往。很多父母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但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因此,父母應該在必要時超脫家長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進行交流,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從不同角度對待孩子,從感情上、從事件因果上與孩子達成一致,做一些適當的讓步。
(2)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父母不要輕易地對孩子說“不”。當孩子們產生自我意識後,他們就希望自己和大人有平等地位,對大人的要求也是有選擇的接受。此時,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應輕易幹涉。如果需要孩子必須順從的話,也不應用強製或命令式的口吻,而應以平等的姿態,征詢孩子的意見,讓他自己做出選擇。對於孩子很喜歡做的事,父母最好也不要濫加命令。有些父母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性,對孩子喜歡做的事也下達命令的話,孩子反而不做了。有個中學生,正準備看完電視就去做作業,結果媽媽說了一句“還不學外語去”,聽了以後,他反而不想去了。所以,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對立的情緒。
(3)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強烈的自主願望會使孩子什麽都想去嚐試,什麽都想去做,父母如果過度地包辦代替,就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而一味地斥責製止,又會使孩子和父母對立起來。做父母的應當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修理東西、買件自己喜歡的物品,父母都應給予鼓勵。如果有些事情讓孩子單獨做不放心,可以給孩子指導,或做孩子的助手。當然,對孩子行為的約束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過多,否則會導致孩子的抵觸情緒。
(4)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
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言行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作為因材施教的依據。通常情況下,容易產生和父母對著幹情緒的孩子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父母應抓住孩子的這個特長進行正確的引導。
父母可以對孩子的長處或擅長的技能加以誇獎和表揚,孩子都有虛榮心,承認的讚美會激發他們向上的動力。隻要父母掌握了教導孩子的正確方式,孩子就會在指導下順利地健康成長,逆反心理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5自負孩子成長的羈絆
自負是安撫愚人的一種麻醉劑。
德國美學家萊辛
記得一位外籍教師評價他所教過的中國孩子時,說過這樣一席話:“我見到的中國孩子是世界上最自負的。他們不是自信,是毫無根據、毫無理由的自負!”可能他的話語有些極端,但不難看出我們教育的弊端。
自負心理就是盲目自大,過高地不切實際地評估自己的能力,以至失去自知。自負的孩子通常以自我為中心,孤傲、自大是他們慣有的常態,但是自負最終會讓孩子付出沉重的代價。
當然,孩子一定程度的自負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的鬥誌,使孩子克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但是,孩子的自負又必須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脫離孩子實際情況的自負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嚴重的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自負的孩子雖然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他們往往缺乏遠大的理想和誌向,隻會犯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錯誤。同時,自負的孩子總是以高人一等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所以他們往往沒有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
此外,自負的孩子情緒也不穩定,如果他感覺別人不太注意他們時,他們就會感到垂頭喪氣;他們遭遇失敗和挫折時,可能會覺得自己什麽都不如別人了進而變得自暴自棄。
許強4年前以省第一的成績考入一所重點大學,進校後,學校領導,老師對他倍加重視,就這樣許明成了學校的名人。老師的寵愛,學生的吹捧,像光環一樣籠罩著許強,讓許強沉浸在那種被人捧在雲端的環境中,自負心理一點點產生了,這反倒成了許強成長的羈絆。
有一次班上組織學習委員競選,許強落選了。許強認為自己很優秀,學習委員理所當然地要由他來當,還用投票嗎?於是,他很委屈地向班主任老師說:“我現在學習成績已經很好了,為什麽不選我?”老師看著眼睛紅紅的許強,啞口無言。這畢竟是全班同學自己投票競選的結果,再說是否適合當學習委員並不是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的,還要看能不能帶動大家學習的興趣,與同學的關係是否融洽,許強認為自己很優秀,但是他並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問題,對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漠不關心,對於比他優秀的同學他卻總是挑別人的弱點。對老師的講課也頗有意見,頭腦聰明的許強認為老師都是些庸人,在課堂上隻會照本宣科,講些重複的死理論,一萬句裏找不到一句精彩的格言和奇特的妙語。
對學習的不屑和對老師的不尊,導致了他的學習門門掛紅課,最後受不了,留下了遺書。最後死在了14樓老師的辦公室內,因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驕傲了。
父母要意識到自負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分析孩子自負的原因,並幫助他們擺脫自負的不良心理狀況,莫讓自負捆住孩子的雙腳。
記得前幾年流行的一句話叫“賞識你的孩子”,家長們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就是所謂的“表揚教育”。“表揚教育”是來自美國的舶來品,美國很注重這種讚美、表揚。在他們的生活裏,如“寶寶真乖!幹得真好!做得漂亮!你是最好的!你是非凡的!你真是妙不可言!你是我歡樂的源泉!”之類的讚美,很平常、自然,時時不忘誇讚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得多麽不好也要想方設法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著力表揚一番。不僅如此,父母還生怕孩子在學校裏受到任何委屈,紛紛請求老師的教育以表揚為主,多多鼓勵孩子,老師當然也不放過孩子進步的細枝末節:上課舉了一次手,人比以前坐得更端正了,上課廢話少了,小動作少了等等,都成了老師表揚的對象。“你真棒!”“你進步了!”“看,某某今天上課真專心!”教師也希望自己的表揚能激勵孩子越來越好。
可是我們今日的“表揚”教育是否又走進了另一個誤區?我們看到長期沉浸在表揚中的孩子往往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難以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取得一點成就會自鳴得意,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看看現在的孩子很是了不得,老師根本不敢管,渾身是缺點,也不敢批評,一批評馬上就又哭又鬧。家長也聽得不得對孩子的批評,隻能小心翼翼地伺候著,一不小心,小孩子受了一點委屈,馬上就電話到教育局投訴。
受到非正當表揚的孩子還會沒有任何勇氣麵對挫折和失敗,這是新聞中不斷出現一些優秀的孩子因接受不了老師的偶爾一次批評,發生自殺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父母在表揚孩子時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要因為溺愛孩子就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更不能為了討好孩子,在客人麵前沒完沒了、不切實際地誇讚孩子。隻有在進步、正確、有利引導的情況下,正確的表揚、讚美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否則,隻能是把你的孩子帶到自負、狂妄,沒有正確的是非觀的道路上,然後毀掉他的一生。
6嫉妒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嫉妒是萬惡之源,懷有嫉妒心的人是不會有絲毫同情心的。
法國作家拉羅什福科
嫉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品性,從理論上來說是因為對別人擁有的東西或能力懷有“本應該屬於我”的心理而產生的一種怨憤情緒或行為。和大人們一樣,孩子也會嫉妒,而且他們的嫉妒心理往往更加強烈且奇特。當孩子發現別人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緒。
一般來說,愛嫉妒的孩子情緒變化快,一會兒幸災樂禍、得意忘形,一會兒又咬牙切齒地打人、罵人或搞惡作劇,一會兒又自怨自艾,意氣消沉。容易妒忌他人的孩子一般學習較差、朋友少、做事能力差,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也不利於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9歲的虎虎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一個星期天,鄰居帶著自己三歲的兒子到虎虎家玩,虎虎媽媽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開心地逗鄰居家的兒子玩耍。剛開始,虎虎也擠過去親了親小弟弟,但沒過多久,他看見媽媽抱著小弟弟,一點也沒有放下的意思,還又親又笑的,覺得受到了冷落,就有點不高興了。
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虎虎開始大聲唱歌,可還是沒有引起媽媽的注意,虎虎又跳起了自己最擅長的舞蹈,可是媽媽還是把心思放在了小弟弟身上,虎虎終於忍不住了,他忽然間摔壞了自己的杯子,然後坐在地板上放聲大哭,把鄰居和媽媽弄得非常尷尬。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這樣的心理,當他們看到別的孩子比自己受到更多的寵愛時,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舉動都能引發他們的嫉妒心理。
在學校裏,許多孩子也存在著不健康的競爭心理,比如,有的學生害怕別人的成績超過自己,不是見賢思齊,而是在背後對別人進行詆毀,或者破壞別人的學習。
琪琪是小學三年級學生,聰明伶俐,成績優秀,很惹人喜愛,但是她看不得周圍的人比她好。樂樂是和她從小就在一個小區裏長大的同班同學,學習成績不如琪琪好,琪琪一直對她挺友好,也很照顧她。
可是上周,因為樂樂作寫得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琪琪卻沒有,她就很不高興。
前兩天,琪琪的媽媽突然在女兒的書包裏發現了樂樂的作本,原來,她在聽到老師對樂樂的表揚後,心裏很難受,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看到樂樂的作本放在桌上,就想把它撕掉、扔掉,最後就把人家的作本偷偷藏了起來。
嫉妒對孩子身心的危害是很大的,當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對那個人友善、熱情,兩個人的關係必然冷淡,還會破壞集體的團結和良好的心理氛圍。
嫉妒還會造成孩子個人的內心痛苦。巴爾紮克曾經說過:“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為痛苦,因為別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痛苦萬分。”一個嫉妒心強的人,常常陷入苦惱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可能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去傷害別人。
本該天真單純、心理充滿陽光的孩子,為什麽會產生嫉妒心理呢?孩子產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三方麵的原因:首先是環境的影響。如果在家裏,大人之間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心理。
其次是不適當的教育方式。有些孩子的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較,比如一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某某做得那麽好,就你做得這麽差”或者是“同學的毛筆字寫得真漂亮,你看看你,什麽都不會寫!……或者隻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比他們強的孩子感到嫉妒。
此外,有的孩子能力較強,能力較強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經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種慣性,如果有一次沒受到重視和關注,就容易產生嫉妒。
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都是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的。克服嫉妒,參與正當的競爭,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未來對孩子的要求。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在競爭中求得共同的發展和進步是我們最迫切的願望。這就需要家長教給孩子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哪個階段上,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缺陷,用客觀的態度去認識他人,寬容他人的長處,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也就不會輕易地妒忌比自己強的人了。
7虛榮孩子美好心靈的腐蝕劑
虛榮心強的人,與其說是為了脫穎而出,不如說是由於自以為出類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瞞、謀略的手段,使虛榮心獲得最大的滿足。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
虛榮心會使孩子驕傲自滿,破壞孩子與他人的關係,使孩子處於孤立的境地。虛榮心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使孩子產生嫉妒心理,導致情緒不穩定等,還會造成孩子行為上的迷失。
張宇華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元旦前夕,班主任給學生家長發了一封信,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聯歡會。
可是,張宇華並沒有將這封信交給父母,而是一直藏在了抽屜裏,讓自己當老師的大姨去參加,還囑咐大姨一定要開車去學校。
張宇華的媽媽一直不知道參加聯歡會的事,後來從鄰居那得知此事。回家後,媽媽不悅地質問兒子:“為何隱瞞?為何不拿出信件?”孩子囁嚅半晌,支支唔唔地說:“我不想讓你參加……”
母親不高興了,大聲喝道:“說什麽?為什麽不要我去?難道你媽媽會丟你的臉不成?”
孩子沉默了片刻,終於鼓足了勇氣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你隻是給人家當保姆,沒有一份體麵的工作,去了會被同學看不起,而且也不如別的同學的媽媽會打扮,還有,發言的時候嗓門很大,同學都笑話我……”
母親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兒子啊,你這麽小就這麽虛榮,長大了可怎麽辦啊?我是沒什麽體麵的工作,但吃的、穿的,媽媽一點都沒委屈你,媽媽是不怎麽打扮,整天忙著生活,哪有閑暇顧上打扮了啊?”
張宇華不再說什麽,但內心裏對母親所說的話頗不以為然,不管怎樣,以後開家長會什麽的,絕對不會再讓媽媽出麵了。
虛榮心在孩子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父母都想為孩子創造優越的條件來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這是造成孩子虛榮心泛濫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從眾心理、愛麵子的心理,掩飾內心的自卑、性格傾向等也是孩子產生虛榮心的原因。
我們常常見到有媒體報道說,有小學生嫌媽媽相貌“不佳”而要求“換媽媽”;有初中生嫌爸爸(媽媽)穿著寒酸而對同學稱“不認識他(她)”的,還有高中生嫌“住房”寒酸而“離家出走”的,還有大學生嫌父親或母親“土氣”而對同學說“他(她)隻是自己老鄉”的。還有的父母擔心天冷孩子在學校會著涼,給孩子送毛衣,孩子不但不感激,還嫌棄媽媽日夜趕織的毛衣難看,來學校找他,丟他的臉。
其實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在孩子中間,比誰家有錢,比誰家有車,比誰家住的好吃的好,比誰的衣服是名牌……這樣的事隨處可見。“沒有教育好,這樣的孩子真叫人傷心。”家長也許會很無奈,也很苦惱。
孩子講虛榮、愛攀比多數是受成人影響。孩子由於年幼,無法辨別真善美和假醜惡,極易受到成人的影響。如果父母為了滿足虛榮心整天穿金戴銀,開好車、住好房,用來向外界標榜自己的富有,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勢必會受到虛榮的感染,進而不再潛心讀書,而是會想辦法用各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孩子心目中,自己什麽都要比別人強,也比別人要好,加上模仿能力強,也很容易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的影響。
我們要從客觀上消除外界因素對孩子們的不良影響,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去掉虛榮心;然後教育孩子要承認“社會差別”,不要在生活上攀比,要在品德學習上“競賽”,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麵都應該擔負起這方麵的責任。
8孤僻無法敞開心靈的芳菲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除了一個真心朋友之外,沒有一種藥劑可以通心的。
英國哲學家培根
玉玉是個聰明伶俐但沉默內向的小姑娘,在她身上體現著很強的孤獨感,在學校裏,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在家裏,由於父母忙於生意,更多的時間是抱著娃娃,經常對著娃娃說話。
如果走進她的內心,卻會發現她有著同齡孩子所沒有的成熟與理性,有時很難讓你相信你是在跟一個9歲的孩子對話。
她曾經在作中寫道:“看著別的孩子在一起玩得很高興,感覺自己像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陌生人。我不知道如何與別的小朋友交往,學校很多小朋友都不理我,我的世界更加寂寞……”
人是社會的動物,都有交往的需要,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的天性是喜歡集體生活和集體活動的,特別是樂於和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孩子在一起,他們之間有著大體相似的心理特點,有共同的語言、情感、興趣和愛好,相互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獲得無限的樂趣。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中越來越少地與外界接觸,使得他們變得越來越孤僻。不少孩子表現為膽小怕事,行動遲鈍,不願和人交往,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大發雷霆,做出很多讓大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對於現在孩子孤獨感出現的原因,有專家提出了一種“蛋殼”理論。這種理論認為,越來越多的城鎮多層住宅和日趨小型化的現代家庭,就像一個個封閉的蛋殼,孩子被關在裏麵,缺乏與外界的交流,除了上學,就是沉迷於看錄像,玩電子遊戲,或者呆在家裏看書,看電視或聽音樂,終日處於一種封閉式的視聽享受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患上孤獨症。
對於中國家庭來說,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沒有兄弟姐妹這樣的同代群體,獨生子女在家裏永遠是最小的、長不大的,獨生子女由於其“獨”,得不到夥伴間平等的社交生活的鍛煉,便不易從自我中心中解脫出來,會容易養成獨斷、蠻橫、孤僻等不良性格。
而家庭氣氛緊張,孩子感受不到親情愛意,也是孩子產生孤獨症的一大誘因。據調查,患孤獨症的兒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經常大罵、訓斥、恐嚇孩子或家裏隻有老人單獨帶孩子。
有一位患有嚴重孤獨症的兒童,吃飯時用手抓飯,手裏拿到任何東西就不停地湊到鼻子前去聞,在危險的地方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原來,在家裏他的母親對他很冷落,讓他放任自流地成長,父親脾氣十分粗暴,經常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管教孩子,還動輒打罵孩子,導致孩子與自己發生情感上的對立,父子關係緊張。有一回,老師反應說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父親便惱羞成怒,回家就與兒子練“對視”,兒子眼神一飄開,就給他一個耳光,再飄開,再來一下,足足練了半個小時!
另外,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加大,給大人們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壓力,一些家長平日裏忙於應酬、工作,無暇陪伴孩子,對孩子漠不關心,受了氣發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本來隻有一些孤獨傾向,父母卻因他表現不如別的孩子,就對他大肆指責,甚至大施拳腳,使得傾向演變成真正的孤獨症。
同時,父母深感現在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因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社會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所及,不但不能對孩子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反而會使孩子“望而生畏”,或者是因為自卑而對某種要求特別害怕,從而喪失上進的勇氣,也容易產生孤獨。
孤獨症被稱為精神疾病中的癌症,其危害不容忽視。孤獨的孩子時常會被消沉、自卑的情緒所掌控,人際交往能力缺失。同時,孤獨感會改變孩子的生理機能,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一位長年從事孤獨症教育研究的學者說過:“對於孤獨症孩子,付出比一般孩子再多的愛,也不算多。”孤獨症孩子雖然外表冷漠,但對外界對其的善意或惡意還是很有感受力的,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愛。
幫助孩子走出孤獨,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與孩子的親密度
父母要對孩子感興趣。如果父母對孩子及孩子的活動表現出真實的興趣,那麽你和孩子之間不但打開了通路,還會使他們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因此,父母應給孩子留出彼此接觸的時間。在孩子的生活中,他們有時需要母親或父親,特別是母親在他身邊聽他講話,當孩子經曆著內心的恐慌、創傷或有失落情緒時,他們特別需要溫情的安慰,孩子也很想知道他們的父母在分享他們的好消息或愉快時的心情。父母應使孩子感到你們不是由於忙或急著做其他的事而無暇聽他們說話,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無足輕重的,而要讓他們明白,父母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
(2)與孩子認真溝通
父母聽孩子講話時應該專心。一個好的聆聽者,必須集中注意力,選擇一天不忙的時間和安靜的地點,聽孩子說話,在這個時間,不要做家務活,在聽的時候要用眼睛注視著孩子,表示是真心在與他接觸。每天都要為孩子提供與他們單獨接觸的機會,哪怕隻用幾分鍾,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散會兒步”,或者說“讓我們到小房間裏單獨聊會兒天吧”。
耐心地鼓勵孩子說話。開始和孩子交談時,需要向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為了使孩子的談話持續下去,要用一些鼓勵的詞,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孩子。在結束談話之前,盡量不要打斷孩子的話,讓孩子詳述某一問題的情景,盡量描述它的細節。
與孩子溝通,是父母幫助孩子對自己內心活動和感受比較深入理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通過父母的詞語對孩子的敘述加以解釋和說明,可以幫助他們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釋時,父母更多運用詞匯,盡可能幫助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準確、清楚地表達出來。
(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是需要朋友的,尤其是知心朋友之間平時可以互訴衷腸,在困難時可以相互鼓舞。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幾個思想上、學習上或者生活中誌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夠經常從朋友那裏獲得鼓勵、信任和支持。如果孩子在與周圍的人相處時,朋友的肯定態度總是多於否定態度,孩子就會感到與人有一種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
總之,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學習知識、了解社會、探索人生和事業的發展時期,與同齡夥伴交往並建立友誼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過於封閉自己,不愛與人交往,在同學中人緣不好,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無法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甚至變得害怕與人往來,變得孤獨冷漠。父母有責任指導孩子獲得更多的朋友,結下更融洽的人緣。
9自卑孩子難以逾越的障礙
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
佚名
自卑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常常認為自己各個方麵不如別人,常用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具體體現在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辦起事來愛前思後想,總怕把事情辦錯被人譏笑。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瞧不起自己。
孩子自卑心理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害怕在陌生人麵前及集體活動中說話,甚至平時也輕聲細語,不敢大聲說話;在公開場合做事顯得拘束和謹小慎微;許多事情不敢自己做決定,回答問題思前想後,優柔寡斷;不願與別人交往,喜歡一個人獨處,從不主動地提出問題;心理比較**,總想著自己沒別的孩子優秀,幹什麽事都沒自信,覺得不管自己怎麽做,最後肯定會失敗。自卑的孩子還會表現為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認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為,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
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從主觀上說,自卑心理是在後天由於自我評價不當而逐漸形成的。從客觀上來講,自卑心理是因為個人的某些缺陷或屢遭失敗造成的。具體來說,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認為自己不聰明、笨;自己壞習慣太多:馬虎、粗心、懶惰、自製力差等;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的物質條件太差;自己長相不好看:矮、胖、黑等;孤單寂寞,沒人理解自己;生活在破裂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愛,覺得自己是被社會拋棄的孩子;由於家長不能以理服人,常常對子女采取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經常會聽他們對“不爭氣”的子女出言訓斥與嘲諷,這就是所謂的“心罰”,這會對孩子稚嫩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
有一個孩子考試成績經常不理想,媽媽就板著臉說:“你呀,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要不你該上哪兒去就上哪兒去,我看見別人的孩子都比看見你高興。”爸爸則說:“現在把你扔了犯法,早知如此,還不如當你在你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把你打掉。幸好我隻用把你養到18歲,就可以和你說拜拜了!”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正渴望從父母那得到幫助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大人的批評、諷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此外,還有英國心理學家總結出了會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幾種說話類型:
嘮叨型:某個道理,已經跟孩子講過了,生怕孩子不明白,還要跟他講上好幾次,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遷移型:把別人身上出現的不良傾向和壞事,不分青紅皂白地遷移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過低。
諷刺型:“這麽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什麽?”“你能考全校第一,那就見了鬼了。”類似的諷刺語言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強烈刺激,覺得自己總不如別人。
提審型:剛發現一些不好的苗頭,也沒經過一番調查,便以為孩子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把可能性說成現實性,這種主觀臆斷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威脅型:“你要再不聽話,非打斷你的腿不行!”這些語言把孩子過於看“厭”了,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反感,久而久之,會在心靈上烙下抵觸的印痕。
自卑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克服它,也應有一個過程。家長應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堅持不懈地努力,孩子自卑心理一定能克服。世界上有許多名人,如達芬奇、拿破侖等,他們幼年時均有自卑傾向,但他們均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取得輝煌的成就。其中尤為典型的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幼年是一位口吃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日後竟成為世界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演說家。所以,當父母了解到孩子在某方麵自卑或膽怯時,就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孩子掃除自卑的陰影,樹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