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奧秘

第38節:第六集易有三義(4)

所以從現在開始,看任何事情,都要把它看成是一個太極。太極裏麵是亦陰亦陽,因為陰陽是沒有辦法切割的。但我們現在腦海裏總有切割的觀念,好壞、善惡總喜歡分開來看,這就糟糕了。我們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壞的,人也是亦善亦惡的——有時候會變善,有時候又會變惡。我們找不到一個純善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活不了;我們也找不到一個純惡的人,因為別人根本就容不下他。所以說,純善容不了自己,純惡別人容不了你。

《道德經》開宗明義講了六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訴我們,宇宙有兩個道,一個叫“常道”,一個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說的,凡是你說得出來的,就不是“常道”,隻是“非常道”而已。

《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無論是代表儒家的孔子,還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們的哲學理論都來源於《易經》。了解了《易經》,就會明白儒道相濟的道理。老子認為,所有能說出來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麽那個常道,究竟指的是什麽呢?

用今天科學的話來講,“常道”叫做絕對宇宙。絕對宇宙是圓的,圓代表圓滿,是理想狀態。但是,在月亮圓的那一刹那,我們就知道,它馬上要開始缺了。人求圓滿,實際上是跟自己過不去。但是,人又非求圓滿不可。所以孔子才說:取法乎上,得乎中。也就是說,人要有理想,不能放棄,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我們如果不懂《易經》,就很難理解孔子的話。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隻能享有相對的平等和自由。

——《易經》的智慧絕對宇宙就是《易經》裏麵所講的不易,它一點變化都沒有,永遠是那樣絕對圓滿、絕對自由、絕對平等、絕對光明的狀態。但是,那種狀態會使我們很難接受。因為絕對平等,就是你我不分。就好比一筆錢放在這裏,你會不會去拿?這就看你有沒有“分”的觀念。如果這錢在誰手裏,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你絕不會去拿;如果你伸手去拿,就證明這個東西是可以分的,你據為己有,別人就要不到了。人會伸手去拿東西,就是因為知道這個東西是可分的。沒有人會去抓月亮,因為那是不可能私有的東西。隻有在絕對狀態下,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東西。所以,我們一旦生而為人,落入這個地球,就一定要覺悟:我們隻能獲得相對的自由、相對的平等,隻能享受相對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麵存在。

柏拉圖有他的理想國,陶淵明有他的桃花源,但那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在,我們推出一個香格裏拉的概念,就是人間樂土。香格裏拉在哪裏?答案其實很殘酷,香格裏拉在人沒有到過的地方。因為人隻要一去,這個地方就被糟蹋掉了,就不是香格裏拉了。人是什麽?破壞香格裏拉的就叫人。這是人類的不幸。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開放一個香格裏拉,過一陣子就被毀壞了。現在香格裏拉跑到中國來了,但是我們很擔心它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