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奧秘

第6節:第一集何為《易經》(6)

要用自然的法則,來規範現代的科學,讓科學協助人民過幸福的生活。

——《易經》的智慧中國人所講的道理,都是從自然中開發出來的,我們一切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狂妄自大,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是不合自然的。有人會問,現代科學難道不可以持續發展嗎?當然可以。科學是人類非常需要的東西,隻不過西方人欠缺這種用自然來引導科學的態度。我們要記住,一切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都要用是否符合自然這一標準來檢驗。二十一世紀為什麽是中國人的世紀?就是因為中國人開始要用自然的法則,來規範現代的科學,讓它走上正道,讓它協助我們人類過幸福、安康的日子。

《易經》這部寶典是我們的祖先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但是我們沒有申請智慧財產權,我們認為大家都可以用,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這才是做人的風度,這才是大度量。

《易經》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係統,為什麽後來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而伏羲用來做天氣預報的符號,又為什麽成了破解宇宙人生的密碼?我們現代人學習《易經》,又有什麽實際意義呢?

伏羲原來用符號來告訴人們天氣變化,後來慢慢發現,不僅僅是氣象,有很多跟生活直接相關的東西都可以從裏麵開發出來。

按照今天的說法,《易經》可以說是自然科學。但是,我們知道,在孔子以後,這部書除了自然科學的部分,又另外加上了一部分,叫做人倫道德。兩個東西合起來,才能夠表示整體的《易經》。

現代人學習《易經》,有什麽實際的意義呢?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學了半天沒有用,時間那麽寶貴,拿來學它幹什麽呢?我們可以講出很多用處,但是按照《易經》的習慣,我們一般每次隻會講三個。所以我們就提出下麵三點,請大家參考。

第一點,《易經》可以糾正我們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有太多的觀念是使我們的腦筋不清楚的,可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舉一個例子,今天大家非常普遍地認為自信是對的,但是,人應不應該有自信?這個問題不能用應該或者不應該來回答。《易經》裏麵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是包括自信在內的。但是中國人講到“自”,隻講自覺、自反、自省、自律,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自信。現在年輕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會幸福的。因為,人有可控製的部分,也有不可控製的部分。可控製的部分是“操之在我”,但是不可控製的部分是“操之在天”,所以中國人的信心是對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相信老天會保佑我們這種人,我們多拐一個彎想一想,如果老天不保佑我們這種人,那還保佑誰呢?如此而已。如果把老天去掉,隻有自信,那就會自大,就會狂妄,就會過分自我,然後人際關係就會很差,什麽事情都做不好。目前有很多所謂的普世價值,其實都是有待商榷的,這個要在學完《易經》以後才能厘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