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職場經濟學:打工改變命運

§第一節 職場人必備的三大能力

§第一節 職場人必備的三大能力(1/3)

預判力

目前,我國各行各業都麵臨著轉型,大家積極討論著轉型話題。在我看來,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轉型不是某一個時期集中爆發的行為,而應當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隨時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一家企業走投無路了才想起轉型,那麽一切都已經遲了。

在商業領域,人們常用嗅覺靈敏來形容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企業或領導人。在職場裏,總有職場人能夠準確把握自己的職業方向,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

什麽是預見性?簡單來說,當你決定做一件事,你對其會有一個判斷,會成功還是會失敗?失敗了會怎樣?成功了會帶來什麽改變?這就像猜拳一樣,猜之前你會有所衡量,輔助你預估的條件越充足,你做出的預判就會越準確。

Hasbro(孩之寶)是一家成立於1923年的美國大型玩具公司,這家公司創立之初隻是做些鉛筆盒之類的文具。1935年,Hasbro公司靠著名遊戲Monopoly(《大富翁》)發跡,此後便逐漸成為世界級的玩具和遊戲製造公司。

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技術的飛速發展很有可能顛覆遊戲領域,這樣的市場信號已經非常明顯。雖然,Hasbro無法預估未來20年會有怎樣的改變,但它能夠感覺到改變的方向在哪裏。

1997年,Hasbro注冊了NFC(近場通信技術)的專利,用於製造“星球大戰”玩具。而這項專利的更大功能在於,能讓靠得很近的移動設備進行通信。因此,NFC同樣被用於移動錢包領域,如Google Wallet(穀歌錢包)和Apple Pay(蘋果支付)。

之後,Hasbro就一直在創新領域投入資金,挖掘商機。20年後的今天,商品科技屬性越來越發達,人們對玩具的科技含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時,Hasbro借助特殊無線技術製造的Toys To Life(“活體”手辦)、專為孩子創造的HITCLIPS(微型音樂機)等高科技玩具,置身於市場競爭中,仍然引領著行業流行趨勢。

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麽大公司、成功人士總是能夠預測危機並且成功化解困難?為什麽他們總能提前預知商機?是消息靈通還是學識淵博?為什麽有的人能臨危不懼,有的人卻會驚慌失措?

其實,預判力是一種思維模式,適用於企業發展,也適用於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領導力培養等。當你分析一件事情時,應當進行如下思考:現在正處於怎樣的環境(環境包括宏觀、中觀和微觀)中?目前的狀態是由什麽因素和條件發展而來的?哪些因素和條件在未來可能會產生變化或者正在改變,如果改變,是否會影響事情發展的進程和結局,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以減輕或利用這些可能發生的改變帶來的影響?

對於未來結局怎樣,人們總是希望能用百分比來判斷,比如成功率30%,失敗率70%,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行度並不高。但也有人會為了30%的成功率帶來的美好結果而決定拚一把。那麽,在做決定之前就要想清楚如何鞏固加強30%的成功率。預判是否準確,不僅與現有條件相關,更與事件進行過程相關。

多年的職業企業家生涯培養了我的預判力,在工作中,我不僅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對於普通員工來說,他們要做好的是先拉好車,但對於有資曆的職場人來說,預判力、前瞻力是不可缺少的職業素養。

公司老板聘用你管理公司,看中的是你的智慧和超前的觀念,如果你知識麵狹窄,懂得不多,那麽你就無法回答老板和股東們提出的諸多問題。隻有你比他們多懂一點,多做一點,眼光更遠一點,才能展現你的價值。

比如,我一直在了解民營醫院的投資運營情況,四處請教專家、策劃商業計劃書等,學習如何進入民營醫院領域,如何投資,過去有哪些成熟的商業模式,如何運作等,這些都是我自己付出金錢和時間來學習的。

為什麽要了解民營醫院呢?首先,隨著我國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對健康醫療的需求正在急劇上升;其次,從政策層麵來看,國家對民營醫院的創辦也持鼓勵態度;再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院的環境和服務要求也會更高,公立醫院無法完全滿足人們對環境和服務的要求,這就給民營醫院創造了機會。

於是,在持續了解民營醫院的過程中,我會對該行業進行深入的環境分析,梳理民營醫院的發展曆史,找出支持其發展的條件。在熟悉過去的基礎上,再分析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以及引起這些變化的因子,並且對這些變化因子的嚴重程度做出判斷。比如,國家的鼓勵政策會不會改變?如果變了,會產生怎

樣的影響?到時候應該如何去應對變化或者說利用變化繼續發展?

退一步說,我投入了人力財力去研究民營醫院,如果得不出報告結果怎麽辦?我要做什麽才能防止不好的結果發生?如果結局不盡如人意,應該怎麽辦?

因此,不管大事還是小事,深思熟慮再做決定往往比衝動決定更加可靠,預判更準確,成功率也會更高。在職業企業家內流傳這樣一句話,說的是二三流的經理人把精力陷入日常管理事務中,而一流的經理人則正帶著問題思考新的未來。放到員工這裏,道理也一樣。

進取心

大學校園裏,一對男女戀人分手了,女生嫌棄男生沒有進取心。“他每天不是打遊戲,就是和朋友吃飯喝酒,要麽就睡覺,做什麽正事都不上心。”女生抱怨說。

平日裏,常有這樣的人,他們安於一個崗位,希望從頭到尾幹幾十年就退休。同時也有這樣的人,他們不斷挑戰自己的職業高度,設定新的職業目標,他們希望在一生中創造輝煌。不過,其實現實生活中有更多的人是這樣的,很多人並不甘於平庸,但也不追求大事業,他們會為了某個短期或中期目標刻苦奮鬥,達到某個高點後,卻做不到繼續攀登下一座高峰。

以上三種情況,我屬於第二種。不過,我也不是天生就懂得不斷奮進的人,我也曾經放鬆懈怠過。當我成為公司高管後,我的物質生活品質有了較大提升,有房有車了,卻陷入了一種自滿的狀態。每天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我就懶得再去思考進步了。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陣子後,我發現,身邊的人都進步了,我雖然不進不退,但相比之下也是落後他人了。我的一個朋友,之前和我級別相當,薪水相當,管理能力也相當,但是後來卻屢屢讓我刮目相看,他對經營管理的一些看法和見解,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新理念。

感覺到差距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前一段時間鬆懈了,不求上進,以至於成了落後者。這時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即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另外,我特別希望能夠幫助別人,但我很清楚,幫助別人不是一個口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能力。隻有比被幫助者更強大,才能起到幫助作用。不管是在物力、財力上,還是在精神、智慧、能力上,都要有足夠的儲備積累。若不然,想幫別人也無能為力。

於是,為了我的終極目標,我必須時刻謹記奮鬥。試想,如果沒有堅定的目標,就算我想要進步,也不知道朝哪個方向努力,很容易陷入迷茫狀態,結局就是一直低迷落後下去。

很多人都問過我同樣的問題:“我很想奮鬥,羨慕別人每天努力上進的狀態,為什麽我做不到呢?我不知道該朝什麽方向進步。”每當聽到這些話時,我會告訴對方,去尋找真正能讓你持續發光發熱的動力和目標,隻要想找,你終有一天會找到的,辦法很多,關鍵是你想不想用。

人們常問,進取心到底是什麽?其實,一點點不甘心加上一點點努力,多一點不甘心多一點努力,就可以體會到進取的力量。

因為性格和成長環境、所受教育的不同,有的人會因為懼怕落後而奮起直追,有的人會因為受到鼓勵而進取,有的人會因為想成為第一而努力……進取心誰都有,隻是程度不同,表現的方式不同。

長久以來,雞湯文都一直長盛不衰,有著龐大的讀者群體。每個人都看雞湯文,隻不過有的雞湯文質量高一些,有的比較普通而已。為什麽人人都看雞湯文呢?就是因為這些雞湯文能夠激發人們心底的進取心,讓人產生一些美好的願望,人們其實很享受被打雞血的感覺,就像是被灌入了強大的力量,渾身充滿鬥誌。

當然,被雞湯文激勵過的人都知道,雞湯文雖然能夠短暫地化為讓你奮鬥的雞血,但雞湯文看多了也沒有更大的作用了,絕大多數的雞湯文隻能帶給人一時的刺激,難以長期滋養人心。

所以,比雞湯文更長效管用的,是你有為之進取的目標,以及切實可行的計劃,你看得到希望,才會朝著希望奔過去。

而對於一個真正的職場人來說,職場進取心是必須具備的,就算在一個崗位上,也需要根據崗位需求不斷學習和進步。當你為自己成為公司業務能手而自滿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是不是行業內的拔尖人才?你在你所在城市算不算業務幹將?與其他行業的人才相比,你排在什麽水平?

如果能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你就會自然地為了終極目標進行規劃,不會鬆懈對光明前途的追求。

在職場中,進取心強的人一般性格比較直接、強勢,甚至有的職場人為了達到目的去損害別人的利益,這是一種極端現象。如何在進取的同

時還能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

首先,做一個品行端正善良的人,將你對世界的善意表露出來,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好意。其次,工作表現不必藏著掖著,讓領導和同事了解你的進取心,相信沒有人會對一個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惡語相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為了滿足自己的進取心,而影響了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那就要有心理準備,別奢望他人會理解你。所以在職場中,不要讓他人認為你是一個隻圖自己好、隻為自己謀利的人。

危機感

“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麽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10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麽辦?”

“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麵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今年我們要廣泛展開對危機的討論,討論華為有什麽危機,你的部門有什麽危機,你的科室有什麽危機,你的流程的哪一點有什麽危機。還能改進嗎?還能提高人均效益嗎?如果討論清楚了,那我們可能就不死,就延續了我們的生命。”

“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這個競爭殘酷性的認識早了一點點,我們才幸免於難。”

……

以上幾段話,均出自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在《華為的紅旗能打多久》《活下去是企業的硬道理》兩篇文章,他先後用這兩篇重要文章警示員工“惶者才能生存”的道理。

創立30年,華為就是在這樣的危機中生存壯大的。有危機感的人很多,但像任正非這樣時刻保持危機感的人,不多。普通人總是在危機已經到來的時候,才開始著手應對,但有危機意識的人,往往能先做準備。

有一個關於危機感的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群珍稀的鹿,它們瀕臨滅絕,因此被人類保護了起來,圈在了一塊肥沃又美麗的土地上,不讓它們受到任何的威脅。一段時間後,鹿的數量越來越多,滅絕危機漸漸解除。

然而此時,動物學家們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鹿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它們每天吃得好、睡得好,卻總是生病。因此,動物學家想了各種辦法照料它們,增強鹿的抵抗力,卻總不見好。

後來,一位動物學家提出把狼放入鹿群當中。當狼進入鹿群,瘋狂地撕咬鹿時,這群隻會過安逸生活的鹿才有了危機感,爭相逃命。這時候,如果不跑,就會被吃掉。幾個月後,動物學家再次檢查鹿的健康時,發現疾病全都沒有了,這群鹿經過狼的“追趕訓練”,已經變得身強體壯了。

正如這個故事展示的那樣,一個群體或者一個人,沒有危機就是最大的危機。雖然你此刻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下一個被滅掉的,也許就是你。人在極度安逸的狀態下,就像被麻痹了似的,危機來臨時,無法做出及時反應,就很有可能因此喪命。

我如何才能圓滿超額完成工作?要是哪一天失去了領導信任、員工愛戴,怎麽辦?如果明天就變得一貧如洗,怎麽辦?……此類種種危機意識伴隨我幾十年的職場生涯,它強迫我逼迫自己不斷突破,不斷尋找新的發展。

我經曆過親人、朋友的離世,每當想起他們生命的消亡,我就倍感危機。我時常想,如果我的生命隻有24小時了,我會怎麽過?我會碌碌無為還是加倍努力?

其實,對於“如果生命隻有一天,你會怎麽過”這個問題,人們在年輕的時候很少會思考,因為年輕人總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但是,你如果能越早思考這個問題,就會越早認清自己存在的意義。

因為敬畏生命,害怕生命的消失,會讓你發自內心地珍惜每一天,把每一天過得有意義;你會自動結束浪費生命的行動,投身真正有價值的事業和人生。每天早上醒來,你都要對著這個變化中的世界懷有危機感,同時你要堅信,隻有比其他人更敏捷、更快改變和適應,才能獲得勝利。

職場規則:

◆職場人的三大能力:預判力、進取心、危機感。

◆預判力是一種思維模式,適用於企業發展,也適用於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領導力培養。

◆二三流的經理人把精力陷入日常管理事務中,而一流的經理人則正帶著問題思考新的未來。放到員工這裏,道理也一樣。

◆對於一個真正的職場人來說,職場進取心是必須具備的,就算在一個崗位上,也需要根據崗位需求不斷學習和進步。

◆一個群體或者一個人,沒有危機就是最大的危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