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職場經濟學:打工改變命運

§第二節 多數人20歲時就“死了”

§第二節 多數人20歲時就“死了”(1/3)

著名法國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裏有一段話:“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就變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地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說腔走板。”

曾有一度,這段話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同。這句話引發了很多人的恐懼感,人們不希望自己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開始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沒有新鮮感,更沒有**可言。這樣的生活,讓人感到絕望。

作為一個人,不管有沒有身在職場,最好的狀態是成長,如果在長時間內沒有成長的感受,那麽你的生活會成為一潭死水。成長並不是一件難事,比如保持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堅持看書寫字,保持身心愉悅;熱愛烹飪,常常做幾道拿手菜。這些都是成長,點滴的成長才是人生的樂趣所在。

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人活在世上,就不能喪失成長的動力。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人們在30歲就步入中年,50歲進入老年。很多人在40歲時就開始計劃未來的退休生活了,事業從此停滯不前。

聯合國於1985年國際青年節那天,首次將青年定為15至28歲之間的人。而如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的年齡分段,青年人的年齡上限已經提高到44歲。

按此標準,44歲之前的人都應處於青年時期的奮進狀態,而不應是無所事事地等待退休。

有的職場人,剛剛30歲,就喜歡用“中年人”來自我調侃。不管是長啤酒肚了還是循規蹈矩的生活,又或者是職業生涯沒有進展,都以“中年人”為理由,所有不求上進、不創新改變的行為和狀態,都歸結於“中年人”的身份。似乎因為自己是中年人了,就該理直氣壯地過著毫無追求的生活,一個30歲的人,卻有著60歲的心。

不過,與“早衰”的人相比,有很多的老人卻保持著年輕的心,積極樂觀地追求事業,創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英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拍了60年的電影,現在已經快80歲,還在電影第一線工作,拍《普羅米修斯》時已經75歲了;拍攝《午夜巴塞羅那》等電影的美國導演伍迪·艾倫81歲了,依然每年一部電影;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已經76歲了,雖右眼失明,但還在拍照。

印度文學大師泰戈爾70歲開始學畫,作畫1500多幅,曾在世界許多地方辦過個人畫展;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沒有放棄,70多歲了還依然為科學事業奮鬥;意大利雕刻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88歲時設計了聖瑪麗大教堂。

對職場人來說,一直工作至45歲左右,才算成為行業內的資深

人士,積累了足夠豐富的資源。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才是真正騰飛的時候,而不是想著退休。

一般而言,在公務員係統內,40歲之後才逐漸步入事業的巔峰期。有一些職業,比如學者、醫生或者是創業者,他們的職業生涯會更長,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更豐富,他們會成為德高望重的前輩。因此,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他們還會在自己所在的職業領域創造價值。

有一些老幹部,在退休之後還會感到不習慣,沒有了繁忙的工作,生物鍾反而被打亂,一下子不知道怎麽生活了,甚至會因此失眠、抑鬱。

雖然我們鼓勵職場人活到老幹到老,但普通的職場人還是會退休的,為了適應退休生活,建議職場人在退休前一年做好退休準備,最好能夠有退休後的生活計劃,享受退休時光。

雖然人們通常把45歲之後的職業生涯劃歸為後職業生涯,但其實隻要心態年輕,仍想奮鬥,不管是40歲還是50歲都可以是你職場的新起點。

既不要過早地想著退休,也不要沒有退休計劃。就算進入了後職業生涯,也不應喪失奮鬥之心,這是一個職場人的使命所在。

職場規則:

◆對職場人來說,一直工作至45歲左右,才算成為行業內的資深人士,積累了足夠豐富的資源。

◆雖然45歲之後的職業生涯被劃為後職業生涯,但仍可以成為你職場的新起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