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職場經濟學:打工改變命運

§第二節 敢於負債,敢於利用杠杆

§第二節 敢於負債,敢於利用杠杆(1/3)

在改革開放30年的進程中,曾經有3個中國人在30歲的時候成為中國首富,他們分別是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網易創始人丁磊以及盛大網絡董事會主席陳天橋。當時,他們的財富在100億元以內。

如今,在中國富人階層,擁有100億元資產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了。據《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中國首富王健林家族坐擁1700億元財富。

現今的“80後”、“90後”,如果白手起家,在他30歲的時候,一般不可能成為中國首富。一方麵,社會財富在增長,中國經濟發展逐漸平穩,個人財富大爆炸的幾率降低;另一方麵,如今年輕人的生存壓力很大,不管是購房,還是結婚、贍養老人,都需要大筆開支,財富積累越來越不容易。

令很多職場人煩惱的是,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跟不上物價的增長速度,對於很多人來說,一輩子不吃不喝也成不了有錢人。那麽,麵對這種情況,該怎麽辦?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成為一個有錢人?

首先,職場人的第一要務是成為專業人士,至少要在行業內站得住腳。

其次,學會投資理財。如今,想要像過去那樣通過不動產投資獲益,機會已經不大了。不過,雖然投資理財的項目變了,理論核心不會變。一個普通人,要想在自己生活的時代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就要想辦法把資產的杠杆性加大。也就是說

,職場人投資理財,要敢於負債,創造貨幣杠杆效應。比如,你用5折的價格買了一套房子,就得了2倍的杠杆。

每個人的工資收入,基本處於穩定狀態,但理財投資的財產性收入,通過技巧就能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比如同樣的一套房子,是選擇賣掉還是出租,或者抵押給銀行,套出資金再去買房或者做其他投資,不同的理財選擇,將產生截然不同的收益效果。

當資金的杠杆效應發力之後,職場人的財產性收入就會逐漸提高,慢慢與工資收入齊平。這時候,職場人所處的財富階層就會發生變化了,你很有可能已從一個工薪階層邁進了中產階層。

最終,如果你的財產性收入超越了工資收入,那麽就意味著你可以擺脫職業束縛,甚至重新獲得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了。人們說的“想幹嗎就幹嗎”大概就是這麽一種狀態。

“80後”女青年唐吉在工作後,父母希望給她買一套小房子。按照老一輩傳統的想法“無債一身輕”,他們認為,首付越多越好。而唐吉的觀點是,買了房,房子自己住,不會產生租金等任何財產性收入。隨著通貨膨脹的加劇,20年後,錢看似多了,但沒有任何杠杆可利用,房子的價值隻是隨通貨膨脹而增加,沒有增值。

另一方麵,如果出2成首付,在房貸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未來20年,每個月還款1800元。不過,10年、20年後,

1800元就好比現在的180元,到時候,現在讓人感覺有債務壓力的房貸就是小事一樁。當然,這個“減負”的過程是逐步進行的。

為此,唐吉和父母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終他們決定按照唐吉的想法,首付2成共10萬元,然後用餘下原計劃付首付的錢,也就是10萬元與人合夥投資了一家料理店。

隨著餐飲店生意越來越好,唐吉每個月在店裏賺的錢完全可以支付房貸,而且還多出很多。按她父母的話來說,“投資的回本速度還是很快的”。兩三年時間,唐吉投資餐飲店的本錢就賺回來了,開始真正享受財產性收入的福利。

此外,唐吉還購買了一些中長期的理財產品,錢滾錢,既有了房又有了錢。對於一個有可持續收入的人來說,債務並不可怕,用借的錢去賺自己的錢,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是理財投資還是培養專業技能,起步晚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得立即行動起來,思考如何走在別人前麵,如何比別人早一步搶占先機,並思考未來的走向,把握未來動態。很多時候,你隻要比別人快一步,就能獲得成功。

職場規則:

◆理財投資的財產性收入,通過技巧就能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資金的杠杆效應發力之後,職場人的財產性收入就會逐漸提高,慢慢與工資收入齊平。

◆財產性收入超越了工資收入,那麽就意味著你可以擺脫職業束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