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該這麽讀日本

東征與開國——徐福東渡

神武在大和國的畝傍山建都,開辟柏原荒地,築造宮室,並於辛酉年在柏原宮正式稱帝,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辛酉年的說法是後世的聖德太子根據中國古代的讖緯學說,自己往上推二十一年得出的,實際上並沒有意義。

稱帝後的神武為了維護穩定,立即把元配吾平津媛遣回老家日向,並又娶了大和的豪族三**物主神之女五十鈴媛為妻,次年對追隨者論功行賞,三十一年巡幸天下,四十六年立皇太子,七十六年後駕崩,得歲一百三十七,翌年秋天葬於畝傍山東北陵,結束了其征戰的一生,後世漢諡為神武。

以上關於神武的故事都出自“記”、“紀”的記載,那麽這些故事是完全出於作者的虛構呢,還是對史實的追述,抑或別有玄機?如果說以前完全相信“記”、“紀”說法的日本人極為普遍,那麽在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二戰”之後,隨著日本自己史學界的覺醒,完全相信神武傳說的日本人已經是少之又少了,現代的日本人普遍相信“記”、“紀”中的神武傳說隻不過是對其開創大和國基的祖先的一種神話式的追述,其人其事有可能是集中在一代一人所完成的,這就是日本史學界比較流行的“崇神說”,也有可能是幾代人所完成。

與此同時,一海之隔的中國史學家也提出了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在中日兩國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就是著名的“徐福說”,這個觀點以香港學者衛挺生博士、台灣學者彭雙鬆博士為代表。當然也有一些保守的史學家抱持一種穩重的態度,即承認徐福的曆史作用,但更傾向於日本史學家的後一種觀點。

下我們就分別來介紹一下當前主流的兩大觀點,即中國的“徐福說”和日本的“崇神說”。

20世紀,以香港學者衛挺生博士、台灣學者彭雙鬆博士為代表的中國史學家有理有據地提出的“徐福說”在中日兩國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國內方麵,有熱情追捧者,有持重存疑者;而在日本方麵,也有服膺理據者、持不同觀點者,以及一些別有用心而發起攻擊者,一時間可謂眾說紛壇。

“徐福說”的觀點十分明確,即日本“記”、“紀”中所記載的神武傳說,其主人公神武就是秦代渡海而去的徐福,而東征和開國的故事也是徐福事跡的追憶寫照。為了支持這個觀點,中國的學者提出了大量的方方麵麵的證據,在介紹證據前,我們首先有必要來回憶一下徐福其人其事。

徐福,或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玡人,秦著名方士,相傳是戰國名人鬼穀先生的關門弟子,博學洽聞,尤其精通醫藥、天官、航海等知識和技術,根據漢代不朽的史學巨著《史記》的記載顯示,徐福曾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三十七年(前210)兩次奉命東渡,至於東渡的去向和結果通篇則未提及。但是,同樣是出於《史記》的《淮南衡山列傳》中卻提到了徐福最後到達了所謂的“平原廣澤”,至於這“平原廣澤”是現在的哪裏,則成了爭論的焦點。

中國學者之所以提出“神武即徐福說”,其根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根據日本“記”、“紀”的記載,可知神武是乘著天盤船,自高天原飛降而來,由此推知神武肯定不是日本島的土著人。

其二,在日本島上綿延了很久的繩紋時代突然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中斷,日本社會的生產力莫名其妙地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而達到所謂的彌生時代,這無疑是得益於當時的外來移民的影響:首先,細化來講,最明顯的比如日本皇室傳國三神器劍、鏡、璽都是秦物樣式,其從中國大陸傳來,當無疑問,而且在當時有條件攜帶這種先進物質條件出海東渡者除了徐福外,別無他人;其次,近年來從日本西南海岸出土的大量遺址和物也顯示出這裏曾經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和中國大陸或者朝鮮半島有著極其密切的往來交流。

其三,神武東征軍中有男女軍,這與徐福率領童男童女出海東渡,也是一致的。

其四,神武東征的路線和徐福北遷的路線也是十分相似的,並且在沿線出土了大量的物可以佐證。例如1966年在黑發山森林中發現的一方“阿房宮朝硯”,有力地向人們證實:秦代的徐福到達過這裏。

其五,日本各地的一些古跡,也有將神武與徐福相重合的意思。最典型的莫過於金立神社,坐落於佐賀市金立山之巔,海拔501米,附近是金立山地區創建最早、曆史最悠久、信仰最神聖的神社,奉祀的神主為“金立大權現”——徐福。日本天皇十分重視,每年派特使進香參拜。該神社珍藏的《金立神社由緒記》記載“本神社是神武朝振興時之創設”。在這裏神武與徐福又重合了。

其六,從化、製度上來講,日本皇朝一直都是神權、政權相結合的模式,而且一直殘留著封建製的形態,直到幕末、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仍是一個藩國林立的聯合政體,這一切都和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大陸情況比較相近。

當然,“徐福說”還包括很多的證據,在這裏不過是略舉一二,而反對甚至是否認“徐福說”的學者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不少的問題,例如徐福東渡的曆史時間和“記”、“紀”中的神武東征並不相符,神武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而徐福則活動於公元前3世紀,前後相差了四百多年的時間,其實這一疑問也很容易回答,那就是所謂神武活動的公元前7世紀不過是後世聖德太子為了神聖日本曆史而采用的中國古代讖緯學說而已,這個有明顯的痕跡,那就是所謂的“辛酉建國”。在中國古代讖緯學說中,辛酉被看做變革的年代,維新之年,而由聖德太子主持的改革正好也發生在辛酉年,他由此上推二十一個辛酉年定為日本建國之年,這就是神武活動於公元前7世紀的原因。